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新华医院 > 小儿营养保健科

小儿营养保健科

小儿消化营养专业由蔡威教授于2013年7月开始组建运转。2014年4月1日,小儿外科大楼建成以后,发展成13张床位。在院领导支持、蔡威教授及科室骨干们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下,目前部分领域发展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于2018年3月正式成立小儿消化营养科(筹)。小儿消化营养专业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潜力学科,是交通大学医学院协同创新团队之一。收治病种涉及肝胆、胰腺、胃肠、营养多个亚专业,且疑难病例占多数,在小儿肠衰竭诊治方面尤显特色。医治了来自全国的小儿疑难危重肠衰竭患儿(包括短肠综合征、肠动力障碍、慢性难治性腹泻),是全国小儿肠衰竭转诊中心,收治外省市病人达85%以上,治愈率高(超过85%),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2014年4月以来共收治来自全国各地肠衰竭患儿118例。近3年来小儿消化营养专科门诊的门诊量逐渐上升(2014年4196人次,2015年6855人次,2016年8436人次,2017年12034人次),并开设了小儿肠衰竭多学科联合门诊。儿科消化内镜的诊疗数量和质量近3年进一步得到提高,近三内诊治数920例,目前科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内镜系统,除了常规的内镜检查,还能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空肠置管、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PEG/J))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学科以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主要研究方向采用各种研究手段,对影响儿童健康的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儿童语言发育、多动症的临床综合治疗、儿童营养,睡眠剥夺、精细运动剥夺、丰富环境以及妊娠期压力对儿童健康危害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正开展上海市优生队列的大课题,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近五年学科成员承担科研、人才、学科等各类项目共计60余项,合同金额超过9000万元,含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15项,其中包括973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973课题负责人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项目5项。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142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14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80。学科成员分别于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述评“Towardsevidence-basedpublichealthpolicyinChina”和“CultivatingandinvestinginclinicalresearchinChina”,体现了学科在医学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声誉的显著提升。积极进行研究生及博士后的招生和培养,近三年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37名,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54名,博士后出站4名、在站3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科研复合型青年人才,全面带动本学科发展。儿童保健科成立后,在郭迪教授、许积德教授等儿童保健学工作者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方法的引进和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从国外引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贝莉婴儿发育量表、图片词汇测试、绘人试验、入学50项等儿童心理测试技术,为国内儿童心理行为的研究填补了空白;80年代,率先进行了儿童锌营养的研究,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研发了基于家庭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90年代,发现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并研制出适合儿童血铅水平筛查的末梢血纸片法儿童血铅水平筛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进入新世纪后率先开展睡眠剥夺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引进和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这一系列实用技术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并写进了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为提高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同时由这些技术所组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还同时获得了包括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项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十余个科技奖励。目前,本学科在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在医学、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

上海新华医院小儿营养保健科医生 (具体门诊时间以医院当天实际出诊停诊公告为准)

医生姓名
科室
医生擅长
门诊时间
就医服务
1/1 页 8 条记录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