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程智刚
程智刚

程智刚

所在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级甲等
所在科室: 麻醉科
医生简介:
展开 程智刚,男,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医师杂志》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和《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人。 1962年2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9年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1995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麻醉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中心麻醉学系做访问学者一年。2001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5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程智刚教授擅长肝移植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心血管麻醉,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开展了清醒开颅手术的麻醉、病人自控镇痛、围术期肺顺应性监测、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防治技术、肺隔离灌注化疗和肝隔离灌注化疗病人麻醉等医疗新技术。 研究方向为慢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内源性抗损伤机制的器官保护作用,在临床麻醉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的主要课题有:①重组慢病毒介导的时空特异性DREAM基因沉默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②HSV-Ⅰ扩增子载体转ENK基因在CNS镇痛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③基于JMJD6的表观遗传调控网络在神经 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④ P300/CBP基因定点诱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向治疗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⑤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DREAM基因沉默所致镇痛效应的研究》;⑥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TOR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 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等。主编《临床麻醉治疗手册》,参编著作6本,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浅低温对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获得98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及湖南省医学会优秀论文特等奖。参与获得的成果奖有:浅低温脑复苏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98年湖南省医学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99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器官移植麻醉的系列研究获得2003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脑缺血预处理的实验研究获得2003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麻醉恢复期病人机能状态调控的临床研究获得2007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的应用评价及麻醉深度监测下麻醉方案的优化获得2010年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徐启明奖励基金一等奖和华西宜昌人福杯中国麻醉青年医师奖。 主攻方向:疼痛诊疗与临床麻醉。 出诊时间:星期三全天。
程智刚,男,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围术期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医师杂志》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和《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人。 1962年2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9年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1995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麻醉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中心麻醉学系做访问学者一年。2001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5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程智刚教授擅长肝移植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心血管麻醉,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开展了清醒开颅手术的麻醉、病人自控镇痛、围术期肺顺应性监测、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防治技术、肺隔离灌注化疗和肝隔离灌注化疗病人麻醉等医疗新技术。 研究方向为慢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内源性抗损伤机制的器官保护作用,在临床麻醉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的主要课题有:①重组慢病毒介导的时空特异性DREAM基因沉默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②HSV-Ⅰ扩增子载体转ENK基因在CNS镇痛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③基于JMJD6的表观遗传调控网络在神经 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④ P300/CBP基因定点诱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向治疗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⑤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DREAM基因沉默所致镇痛效应的研究》;⑥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TOR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 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等。主编《临床麻醉治疗手册》,参编著作6本,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浅低温对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获得98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及湖南省医学会优秀论文特等奖。参与获得的成果奖有:浅低温脑复苏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98年湖南省医学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99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器官移植麻醉的系列研究获得2003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脑缺血预处理的实验研究获得2003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麻醉恢复期病人机能状态调控的临床研究获得2007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的应用评价及麻醉深度监测下麻醉方案的优化获得2010年湖南省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徐启明奖励基金一等奖和华西宜昌人福杯中国麻醉青年医师奖。 主攻方向:疼痛诊疗与临床麻醉。 出诊时间:星期三全天。
专业擅长:
展开 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微创治疗、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麻醉、器官移植麻醉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