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协和医院PET-CT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PET-CT中心

三级甲等

北京协和医院PET-CT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全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 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
全身价格:10000元
咨询电话 医院电话:010-65296114(东院);880...     网站预约电话:400-082-1008
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PET显像专业组(PET中心),SPECT显像专业组,核素治疗专业组,体外测定 展开>
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PET显像专业组(PET中心),SPECT显像专业组,核素治疗专业组,体外测定
医院简介: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创立于1958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临床核医学科之一。五十年来,经过以王世真院士、周前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协和核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医学医疗、研究与培训中心,为核医学在我国的引进诞生、发展壮大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科室拥有PET显像组(PET中心)、SPECT显像组、核素治疗组、体外测定组、放射性药物组及实验核医学研究组。开展了常规诊断、治疗项目80余项,是国内开展核医学常规诊断、治疗诊疗项目齐全、数量多的科室之一。其中多个诊疗项目为国内很早创立。如心肌断层显像、肝血流血池显像、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新生儿甲低筛查的纸片法放免分析、红细胞寿命及红细胞容量的测定、幽门螺旋杆菌的14C-尿素呼气实验等。在国内较早开展131I治疗Graves甲亢,已治疗病人逾数万例,随访长达40余年,其治疗方法及效果居全国领跑地位。  作为卫生部属放射性药物临床药理基地是国内仅有集核医学新药研究、小批量制备和临床应用于一体的单位。在新型心、脑、肾、炎症和肿瘤等显像剂的设计、合成、药理及临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科室师资、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影响的知名专家。自1989年起成为国家教委核医学仅有重点学科点,2002年再次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点。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援建的放射性药物研究及培训中心。承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本科临床核医学课,研究生基础核医学课程。  现在,核医学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核医学(核医学影像诊断、核素治疗)、实验核医学与放射性药物研究于一身,医疗、教学和培训相互促进的核医学综合研究基地。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承担诊断、治疗、教学与科研多项任务,科室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二.学科人员梯队  现拥有工作人员39名,中科院经验丰富院士1名,其中正高职6人,副高职9人,中级15,初级9人,人员结构基本合理。  三.学科人员在学术组织中的任职情况  李方: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PET/C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北京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位素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林岩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委员会主任委员;医促会甲状腺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学会甲状腺癌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副组长  陈黎波:学会核心脏病学组成员  陈永辉:学会核素治疗学组成员  巴建涛:学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组成员  杜延荣:学会放射性药物组成员  蔡炯:学会实验核医学学组成员  四.诊疗技术水平(包括疑难疾病诊治情况、开展新技术情况)  科室现有PET/CT、PET、PET加速器各1台,SPECT/CT、SPECT共 4台,γ相机1台。目前,核医学影像检查开展项目80余项。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产生了一批具有协和特色的诊断项目,如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淋巴显像、体外红细胞标记法肝血池与消化道出血显像、胃肠动力功能显像、骨髓显像等,在院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核医学影像诊断日工作量约50~80例。  在核素治疗方面,林岩松教授在甲状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及研究经验, 在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优良青年科技人才;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做为主要执笔人先后完成我国“131I治疗Graves甲亢专家共识 2010”、“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2012”及“131I治疗Graves甲亢指南2013” “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8月)。作为CSCO甲状腺癌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编撰《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的诊治专家共识》2015,8;编写《甲状腺癌患者教育》2015,5. 林岩松教授在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优良青年科技人才;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 围绕甲状腺疾病先后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文章16篇,先后发表在业界影响因子很高的J Nucl Med,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Clin Endocrinol Metab等杂志。我科开展131I治疗甲亢已40余年,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建立了一套严谨、规范的甲亢诊断、治疗计划和疗效随访程序,已形成北京协和医院特色的治疗项目之一。随着近年治疗病房的建立,陆续开展了甲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核素治疗,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为目前国内独创。月治疗甲亢病人约120~170例,甲癌治疗约20~60例。  PET中心拥有生产PET显像及PET药物制备的全套设备, 今年装备了Siemens公司52环64层 PET/CT,大大提升了PET中心诊断水平。除常规18F-FDG外,研发应用了18F-FET, 18F-choline,11C-acetate等多种显像剂,其中11C-acetate在原发性肝肿瘤和泌尿系统的应用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结果。  五.科研情况  科室有基础核医学和放射性药物组及专职科研人员,拥有MicroPET等先进的科研设备。承担有国家及院内多项科研课题。  (一)三年来所科研情况:  (1)李方等,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放射性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治疗剂的研究”,2003.5-2006.5,20万。  (2)林岩松等,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核医学显像在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2003~2006,20万。  (3)林岩松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多巴胺系统功能显像对巴金森病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研究”, 2006.1-2006.12;8万元。  (4)蔡炯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次海默病Beta淀粉样肽单链抗体和全人抗体的研究”, 2006.1-2008.12;25万元。  (5)李方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AV介导β淀粉样肽单链抗体基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2007.1-2009.12。  (6)朱朝晖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ET活体研究心肌乏氧状态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2009.1-2011.12。  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重大科研基金、霍英东肺癌专项研究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研究基金等课题。  (二)临床药物试验  2005年来,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多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药物试验试验任务:  (1) 99m Tc-NOET  I、II期临床试验  (2)去甲乌药碱I、II期临床试验  (3) 99mTc-trodat-1注射液I期临床试验  (4) 国产左甲状腺素钠片生物等效性试验  (5) 7种糖类肿瘤抗原免疫放射药盒临床试验  参与的临床试验:  唯美生注射液II期临床试验  (三)获奖  林岩松教授主持的“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的分子核医学系列研究”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林岩松教授主持的 “放射性碘-131 靶向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分子及临床特征系列研究”获2015年度中华科技奖  (四) 论著  2005年起,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文章34篇,参与编著专著15余部。  六.教学情况  自1958年建科以来,核医学科共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开创我国核医学先河的王世真院士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40余人;周前教授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其他导师培养研究生10余人。桃李满天下,不少人已经成为医学骨干,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还在国外。1989、2002年两次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点。 查看详情

北京协和医院PET-CT中心全部科室

核医学科

北京协和医院PET-CT中心推荐医生

朱立
朱立 医师
擅长:
长期从事体外放射分析方法学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应用工作,重点是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简介:
朱立,核医学教授,女,1956年生于上海市。197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体外放射分析方法学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应用工作,重点是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建立新方法,提高了甲状腺有关激素及抗体的检测水平和效率,使甲状腺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应用核技术研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了解微量元素与地甲病的关系,特别是将自行建立的测定TSH受体抗体的(RRA)用于临床常规,为Graves’甲亢的病因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用体外放射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新型体外分析试剂盒临床研究。
康增寿
康增寿 主任医师
擅长:
38年的临床实践,具备充实的放射医学、核医学、内科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的对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
康增寿,核医学教授,男,1939年2月生于黑龙江五常县,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五年(含预医系放射卫生一年)。硕士生导师。38年的临床实践,具备充实的放射医学、核医学、内科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的对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事内科核素治疗,18年,治疗Graves、plummer甲亢近万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百余例,Graves突眼、骨转移骨痛等其他素治疗百余例。
王世真
王世真 主任医师
擅长:
长期从事甲状腺激素的示踪研究
简介:
王世真,核医学教授,男,福建福州人,1916年3月生于日本千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8年和1949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分别获化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8年转为资深院士。长期从事甲状腺激素的示踪研究,包括甲状腺激素及一系列有关代谢的标记,多种甲状腺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甲状腺激素对酶的作用,甲状腺激素与其他内分泌的关系,甲状腺激素对外分泌腺的影响,药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等。
陈方
陈方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应用工作。
简介:
陈方,核医学教授,男,196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核医学硕士、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放射性药物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应用工作。重点在放射性药物质控方法研究;新型心、脑、炎症显像剂,特别是肿瘤显像剂的设计、合成、药理及初步临床应用。
杨梅芳
杨梅芳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尤其擅长甲状腺、骨骼、肝胆、脑、肾、淋巴、消化道方面的显像诊断,在定位诊断四肢淋巴水肿、乳糜外溢,小肠微量出血等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简介:
杨梅芳,核医学教授,女,1935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市。1955年考入南京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在从事临床放射医学期间,参加了慢性放射病的防治、二次核弹现场试验及急性放射病复合伤防治的实验研究,对核物理和放射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有较系统的了解,还加强了神经病、血液病及内科学方面的临床基础。1972年从事临床核医学,在科内实验室、治疗组、显像组等多次较长时期的轮转工作,经严格的该学科理论与工作实践训练,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比较全面熟练掌握各种核素诊治方法。尤其擅长甲状腺、骨骼、肝胆、脑、肾、淋巴、消化道方面的显像诊断,在定位诊断四肢淋巴水肿、乳糜外溢,小肠微量出血等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网站客服 网站客服
网站电话 网站电话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