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瑞金医院质子放疗中心 > 就诊攻略 > 上海瑞金医院伽玛刀专家介绍

上海瑞金医院伽玛刀专家介绍

来源:医生在线 时间:2024-05-30 阅读:


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专利型准直器设计赋予神经外科医师或放射肿瘤医师近乎无限的剂量制定能力,能产生复杂而又极其准确的剂量分布。该新系统还配有Leksell GammaPlan PFX,它是一个基于客户端的新型治疗规划系统,具有远程遥控能力,可提供各种工具。 X刀是一种局部区域性的癌症治疗, 以直线加速器释放高剂量的放射线, 穿透人体射至肿瘤直接杀死癌细胞。

上海瑞金医院瑞安肿瘤诊所的放疗部设置先进的IGRT - CT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运用多幅图像动态追踪技术来实现定位的放射治疗技术。结合多种数码影像功能,IGRT能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非常准确地定位肿块的位置。要知道肿块不是固定不动的,它会在治疗的间期发生轻微地移动,甚至在治疗时会因为正常生理运动如呼吸而发生位置改变,因此定位对于放射治疗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了IGRT技术对治疗时的图像保证,在勾画靶区时可减少靶区外的安全边界,使得运用IMRT技术的放疗更加有效。

系统设计考虑到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舒适度,患者的全身剂量比其它竞争技术小100倍,这对于儿科治疗及育龄妇女的治疗非常重要。该系统安装在正常大小的房间里,室内辐射水平相当低,以至于能在治疗室安一扇窗户。总之,这些特性显著减少了任何一家医院安装放疗手术设备的建筑成本。


孙伯民 主任医师 教授

所在科室: 伽玛刀

医生简介:

教授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孙伯民教授参加了很多代表 本行业很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这些重要国际会议中,除2001年9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功能神经外科大会有除他之外的另一位中国教授大会发言外,孙伯民教授都是现有站在世界讲台上的中国人,代表他的祖国向全世界介绍其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跑水平的累累硕果,并且孙伯民教授在2003年5月全美功能神经外科大会上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大会较长时间的掌声。在2004年全美功能神经外科大会上的报告被评为前十名,并被美国专业杂志“Journal of Functional and Stereotactic Neurosurgery”特邀全文发表。

1986年开始从事功能神经外科;

1994-1999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功能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功能神经外科;

1999回国后率先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及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精神疾病;

2001年在世界上首先报告内囊前肢毁损产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

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报告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

2007年发明手术方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近年来在国外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二十多次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并于2005年担任3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精神外科分会主席。目前担任世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常委,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功能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国际重建神经外科协会秘书,洲际功能神经外科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率先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及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精神疾病。

占世坤 副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 伽玛刀

医生简介:

1995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神经外科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良毕业后留在二医大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包括:

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强迫症、抽动秽语症、难治性癫痫、药物依赖、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深部脑肿瘤的立体定向活检和脑肿瘤的开放性框架手术等。

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本,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迄今为止,已开展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的深部电刺激术近200例;强迫症、抽动秽语症和抑郁症手术100余例,总体有效率达90%以上,在国内处于领跑地位。

专业擅长:

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包括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强迫症、抽动秽语症、难治性癫痫、药物依赖、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深部脑肿瘤的立体定向活检和脑肿瘤的开放性框架手术等。

乐卫东 教授

所在科室: 伽玛刀

医生简介:

系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知名的神经病学家周孝达教授和神经药理学家金国章院士)培养的早批神经病学博士(1987年毕业),进行帕金森病的临床和神经药理的研究。早在1987年就在国际生物学杂志Life Science和国家一级杂志科学通报,中华内科,中华神经和精神病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

受美国知名神经病学教授Appel的邀请,1989赴美在知名的美国德州医疗中心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神经系做博士后工作,现为该医学院神经病学副教授、帕金森病研究中心主任,旅美专家协会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主席。美国德洲医学中心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际合作委员会咨询委员,美国Irish生物公司技术顾问, 2002年作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并参加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院筹建工作,任执行院长。

从事多巴胺神经发育、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 帕金森病的基因突变;

(2)多巴胺神经干-细胞和多巴胺细胞株的制备;

(3) Nurr1基因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

(4) 帕金森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5) 以及β淀粉样多肽损伤脑内神经元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6)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等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等以下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SCI收集的42篇,被引用400余次,并屡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

《Proc. Natl. Acad. Sci. USA》、《Gene Therapy》、《Nature Genetics》、《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ics》、《Brain Research》、《Annals of Neur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Cancer Research》、《Archive of Neurology》、《Chinese Scientific Bulletin》、《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Experimental Neurology》

应邀担任了《Life Science》 、《Analytical Biochemistry》、《FEBS》杂志的审稿委员,并参加NIH 基金的评审。

专业擅长:

从事多巴胺神经发育、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 帕金森病的基因突变;(2)多巴胺神经干-细胞和多巴胺细胞株的制备;(3) Nurr1基因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4) 帕金森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5) 以及β淀粉样多肽损伤脑内神经元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6)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等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分享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内容推荐

网站客服 网站客服
网站电话 网站电话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