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康复医院 > 廖利民
廖利民

廖利民

主任医师
所在医院: 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甲等
所在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简介:
展开   廖利民,男,1964年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 第三军医大学、工作于 309医院,1994年于 军医进修学院获泌尿外科学硕士学位,1998年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医学院留学、后获泌尿外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历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及神经泌尿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为“享受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术兼职】国际神经泌尿学会(INUS)理事、泛太平洋尿控协会(PPCS)理事、第42届国际尿控协会(ICS)年会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泌尿神经调控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尿控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ICS 英文杂志《神经泌尿学与尿动力学(NAU)》(IF=3.26)副主编、PPCS 英文杂志《下尿路症状(LUTS)》编委,《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等8家中文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主要成果、临床专长】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尤其是神经泌尿学、尿动力学、尿失禁及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研究包括:大脑控制膀胱功能的核磁研究;神经调控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型肉毒毒素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肠道膀胱扩大术的常规开展;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常规应用;利用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制定全新的神经源性膀胱分级与分类标准,撰写的《尿动力学质量控制标准》及《尿动力学技术规范》,作为“国际尿控协会(ICS)”标准化报告正式发表;《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及《脊髓损伤病人泌尿系处理临床指南》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膀胱盆底康复仪、骶神经调控植入装置以及微型神经肌肉刺激器的研发等。  临床诊治疾病:从事泌尿外科专业30多年,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深的学术造诣;尤其在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下尿路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腔内泌尿外科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擅长骶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尿失禁吊带术、肠道膀胱扩大术、上尿路及下尿路重建术、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前沿手术。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行业科研基金”等国内科研课题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英文论文60余篇。组织23个国家87名专家主编的英文专著“Neurourology(神经泌尿学)”正式出版,主编中文著作3部、参编30部。获专利2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主办第42届ICS学术年会,多次应邀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ICS年会、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年会等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或发言;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生20余名。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首届残疾预防与康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大禹’成就奖”、“中国脊髓损伤康复事业贡献奖”,荣获“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百名优秀青年医师”、“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享受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廖利民,男,1964年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 第三军医大学、工作于 309医院,1994年于 军医进修学院获泌尿外科学硕士学位,1998年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医学院留学、后获泌尿外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历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及神经泌尿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为“享受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术兼职】国际神经泌尿学会(INUS)理事、泛太平洋尿控协会(PPCS)理事、第42届国际尿控协会(ICS)年会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泌尿神经调控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尿控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ICS 英文杂志《神经泌尿学与尿动力学(NAU)》(IF=3.26)副主编、PPCS 英文杂志《下尿路症状(LUTS)》编委,《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等8家中文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主要成果、临床专长】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尤其是神经泌尿学、尿动力学、尿失禁及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研究包括:大脑控制膀胱功能的核磁研究;神经调控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型肉毒毒素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肠道膀胱扩大术的常规开展;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的常规应用;利用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制定全新的神经源性膀胱分级与分类标准,撰写的《尿动力学质量控制标准》及《尿动力学技术规范》,作为“国际尿控协会(ICS)”标准化报告正式发表;《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及《脊髓损伤病人泌尿系处理临床指南》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膀胱盆底康复仪、骶神经调控植入装置以及微型神经肌肉刺激器的研发等。  临床诊治疾病:从事泌尿外科专业30多年,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深的学术造诣;尤其在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下尿路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腔内泌尿外科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擅长骶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尿失禁吊带术、肠道膀胱扩大术、上尿路及下尿路重建术、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前沿手术。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行业科研基金”等国内科研课题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英文论文60余篇。组织23个国家87名专家主编的英文专著“Neurourology(神经泌尿学)”正式出版,主编中文著作3部、参编30部。获专利2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主办第42届ICS学术年会,多次应邀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ICS年会、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年会等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或发言;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生20余名。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首届残疾预防与康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大禹’成就奖”、“中国脊髓损伤康复事业贡献奖”,荣获“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百名优秀青年医师”、“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享受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专业擅长:
展开 学、神经泌尿学与尿动力学、泌尿康复学。尤其是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下尿路…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