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医三院 > 李危石
李危石

李危石

主任医师
所在医院: 北医三院 三级甲等
所在科室: 骨科
医生简介:
展开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胸腰椎畸形、胸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黄韧带骨化、脊柱外伤、脊柱微创等2001.8-2005.7,骨科主治医师,2005.8-2010.7,骨科副主任医师2009.8-2016.7,骨科副教授2011.8-今,骨科主任医师,2016.8-今,骨科教授2016.8-今,骨科博士生导师2012.8-现在,书记2014.8-2018.7,医疗副主任2018.7-现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1.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2.退变性腰椎侧弯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的三维运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年3.腰椎管狭窄症融合相邻节段精准化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首都卫生行业发展科研重点专项,2016年4.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863计划,2015年5.首都特色-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顺列在腰椎退变性侧弯个性化手术策略制定中的应用研究,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2015年6.脊柱-骨盆失状位形态序列及对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年7.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序列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探讨,首都市民健康项目培育,2013年8.胸腰椎后凸畸形与盆骨矢状位序列的相关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2014年9.胸腰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与骨盆矢状位序列相关性研究,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11年10.胸腰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与骨盆矢状位序列相关性研究,院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11年11.面向安全脊柱手术的微小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脊柱退变学组组长、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脊柱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兼脊柱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畸形学组、微创学组委员1.2006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对建刊15年来所发表的全部论文进行评比,所发表的文章“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获得优秀论文奖。2.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所投稿件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3.2012年COA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三等奖“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4.2013年中华骨科杂志优秀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5.2013年胸椎管狭窄症获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奖6.2014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佳中青年医师提名7.2015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2、3、2012年,“胸椎管狭窄症关键诊疗技术研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2012年“胸腰椎严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技术研究”荣获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2010-2012年),创新型科技成果奖。9.2013年11月“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学研究与新手术方式”荣获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科技成果奖10.2014年12月,“胸腰椎严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技术研究”获北京市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孙卓然,姜帅,邹达,李危石等.国人青年人群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4).2.邹达,李危石,陈仲强,etal.椎体CT值在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28(5).3.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等.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4.袁磊,陈仲强,曾岩,孙卓然,李危石.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8).5.李危石,费晗,陈仲强等.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前凸矫正程度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10):912-918.6.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等.中老年人群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其序列拟合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2).7.姜帅,孙卓然,李危石等.不同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的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5).8.费晗,李危石,孙卓然等.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6):528-532.9.孙卓然,李危石,陈仲强等.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拟合关系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1):1-5.10.王小平,李危石.Delphi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4(1).11.李危石,孙卓然,陈仲强.正常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5):447-453.12.孙卓然,李危石.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2):1147-1150.13.李危石,陈仲强,WoodKB.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3).14.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等.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对骨盆矢状位形态及序列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2)..15.李危石,陈仲强,曾岩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15-18.16.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etal.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0-23.17.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etal.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1).18.李危石,陈仲强,党耕町,etal.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的诊治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52-54.SCI期刊:1.ZouD,LiWS,DengC,etal.TheuseofCTHounsfieldunitvaluestoidentifytheundiagnosedspinalosteoporosisinpatientswithlumbardegenerativediseases[J].EuropeanSpineJournal,2018:1-9.2.FeiH,LiWS,SunZR,etal.Sagittalplaneanalysisofthespineandpelvisin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JOrthopSurg(HongKong).2017.25(1):2309499016684746.3.FeiH,LiWS,SunZR,etal.Effectofpatientpositiononthelordosisandscoliosisofpatientswith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J].Medicine,2017,96(32):e7648.4.FeiH,LiWS,SunZR,etal.AnalysisofSpino-pelvicSagittalAlignmentinYoungChinese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J].OrthopSurg,2017,9(3):271-276.5.SunZR,LiWS,ChenZ,etal.Decompressionaloneversusdecompressionwithinstrumentedfusionforyoungpatientswithsingle-levellumbardischerniation:ashort-termprospectivecomparativestudy.[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4,127(11):2037.6.LiWS,SunZR,etal.Analysisofspinopelvicsagittalalignmentinpatientswiththoracicandthoracolumbarangularkyphosis.[J].Spine,2013,38(13):E813-8.7.LiWS,WangS,XiaQ,etal.LumbarFacetJointMotioninPatientswithDegenerativeDiscDiseaseatAffectedandAdjacentLevels:AnInVivoBiomechanicalStudy[J].Spine,2011,36(10):629-37.8.LiWS,GangLI,ChenZ,etal.Sagittalplaneanalysisofthespineandpelvisinadultidiopathicscoliosis.[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0,123(21):2978-2982.1、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主编,郭昭庆参编,脊柱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ISBN978-7-117-17231-82、陈仲强主译,郭昭庆参译,胸腰椎创伤,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ISBN978-7-5331-8914-33、陈仲强,袁文主译,郭昭庆参译,AO脊柱手册(原理与技巧及临床应用两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ISBN978-7-5331-5581-04、刘忠军主编,郭昭庆参编,脊柱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ISBN978-7-117-11758-65、海涌主译,郭昭庆参译,腰椎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胸腰椎畸形、胸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黄韧带骨化、脊柱外伤、脊柱微创等2001.8-2005.7,骨科主治医师,2005.8-2010.7,骨科副主任医师2009.8-2016.7,骨科副教授2011.8-今,骨科主任医师,2016.8-今,骨科教授2016.8-今,骨科博士生导师2012.8-现在,书记2014.8-2018.7,医疗副主任2018.7-现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1.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2.退变性腰椎侧弯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的三维运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年3.腰椎管狭窄症融合相邻节段精准化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首都卫生行业发展科研重点专项,2016年4.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863计划,2015年5.首都特色-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顺列在腰椎退变性侧弯个性化手术策略制定中的应用研究,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2015年6.脊柱-骨盆失状位形态序列及对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年7.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序列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探讨,首都市民健康项目培育,2013年8.胸腰椎后凸畸形与盆骨矢状位序列的相关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2014年9.胸腰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与骨盆矢状位序列相关性研究,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11年10.胸腰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与骨盆矢状位序列相关性研究,院回国人员启动基金,2011年11.面向安全脊柱手术的微小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脊柱退变学组组长、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脊柱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兼脊柱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畸形学组、微创学组委员1.2006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对建刊15年来所发表的全部论文进行评比,所发表的文章“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获得优秀论文奖。2.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所投稿件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3.2012年COA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三等奖“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4.2013年中华骨科杂志优秀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5.2013年胸椎管狭窄症获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奖6.2014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佳中青年医师提名7.2015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2、3、2012年,“胸椎管狭窄症关键诊疗技术研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2012年“胸腰椎严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技术研究”荣获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2010-2012年),创新型科技成果奖。9.2013年11月“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学研究与新手术方式”荣获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科技成果奖10.2014年12月,“胸腰椎严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技术研究”获北京市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孙卓然,姜帅,邹达,李危石等.国人青年人群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4).2.邹达,李危石,陈仲强,etal.椎体CT值在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28(5).3.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等.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4.袁磊,陈仲强,曾岩,孙卓然,李危石.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8).5.李危石,费晗,陈仲强等.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前凸矫正程度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10):912-918.6.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等.中老年人群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其序列拟合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2).7.姜帅,孙卓然,李危石等.不同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的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5).8.费晗,李危石,孙卓然等.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6):528-532.9.孙卓然,李危石,陈仲强等.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拟合关系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1):1-5.10.王小平,李危石.Delphi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4(1).11.李危石,孙卓然,陈仲强.正常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5):447-453.12.孙卓然,李危石.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2):1147-1150.13.李危石,陈仲强,WoodKB.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3).14.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等.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对骨盆矢状位形态及序列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2)..15.李危石,陈仲强,曾岩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15-18.16.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etal.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0-23.17.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etal.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1).18.李危石,陈仲强,党耕町,etal.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的诊治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52-54.SCI期刊:1.ZouD,LiWS,DengC,etal.TheuseofCTHounsfieldunitvaluestoidentifytheundiagnosedspinalosteoporosisinpatientswithlumbardegenerativediseases[J].EuropeanSpineJournal,2018:1-9.2.FeiH,LiWS,SunZR,etal.Sagittalplaneanalysisofthespineandpelvisin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JOrthopSurg(HongKong).2017.25(1):2309499016684746.3.FeiH,LiWS,SunZR,etal.Effectofpatientpositiononthelordosisandscoliosisofpatientswith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J].Medicine,2017,96(32):e7648.4.FeiH,LiWS,SunZR,etal.AnalysisofSpino-pelvicSagittalAlignmentinYoungChinese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J].OrthopSurg,2017,9(3):271-276.5.SunZR,LiWS,ChenZ,etal.Decompressionaloneversusdecompressionwithinstrumentedfusionforyoungpatientswithsingle-levellumbardischerniation:ashort-termprospectivecomparativestudy.[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4,127(11):2037.6.LiWS,SunZR,etal.Analysisofspinopelvicsagittalalignmentinpatientswiththoracicandthoracolumbarangularkyphosis.[J].Spine,2013,38(13):E813-8.7.LiWS,WangS,XiaQ,etal.LumbarFacetJointMotioninPatientswithDegenerativeDiscDiseaseatAffectedandAdjacentLevels:AnInVivoBiomechanicalStudy[J].Spine,2011,36(10):629-37.8.LiWS,GangLI,ChenZ,etal.Sagittalplaneanalysisofthespineandpelvisinadultidiopathicscoliosis.[J].ChineseMedicalJournal,2010,123(21):2978-2982.1、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主编,郭昭庆参编,脊柱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ISBN978-7-117-17231-82、陈仲强主译,郭昭庆参译,胸腰椎创伤,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ISBN978-7-5331-8914-33、陈仲强,袁文主译,郭昭庆参译,AO脊柱手册(原理与技巧及临床应用两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ISBN978-7-5331-5581-04、刘忠军主编,郭昭庆参编,脊柱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ISBN978-7-117-11758-65、海涌主译,郭昭庆参译,腰椎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专业擅长:
展开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胸腰椎畸形、胸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胸椎黄韧带骨化、脊柱外伤、脊柱微创等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