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华东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221号 医院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建于1921年的宏恩医院。医院拥有东、南、西、北、新楼五幢医疗主楼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院内林木葱郁,环境幽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华东人”艰苦努力的奋斗,华东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老年医学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300张,现有44个临床医技科室,员工220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362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70位。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的数字化手术室、达芬奇机器人、高清晰度低射线量双源光子CT、宝石CT、PET-CT、磁导航血管造影X光机、SPECT、3.0TMR、四维直线加速器、3D腔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诊断和治疗设备。华东医院现由院本部、市府大厦门诊部、康平路门诊部、闵行门诊部及市级机关浦东集中办公点医务室组成,拥有11个临床诊疗特色专科——老年医学科、影像医学科、胆胰外科、临床营养科、泌尿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肿瘤科、骨质疏松科、微创外科、乳腺疾病诊疗科。老年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院内设有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下设老年痴呆与研究室、老年骨质疏松研究室、老年临床医学与保健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和老年药学研究室)、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社,是复旦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上海市康复治疗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华东医院有上海为外籍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间较早、历史较长的特需医疗中心,以欧美、日本患者居多,可以为日本持有海外旅行损害保险卡的患者提供免付现金的医疗服务,广受海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信任与青睐,2010年通过英国Bupa机构“管理服务质量”资质认定并获银牌。医院医风严谨,医德淳厚,实施“质量建院、服务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积累,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特需医疗、齿科、营养等领域也成绩显著。自1989年承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为上海医科大学)教学任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是国家及上海市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院以来,在履行好三甲医院公益性职能的同时,兢兢业业为保障好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学家、艺术家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救治了大量高龄、危重的老同志,受到中央领导及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除医疗保健外,华东医院每年为上海及全国各地患者提供近170万人次门急诊医疗服务及5万多人次的住院医疗服务。今天,全体华东人在各级领导和院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公益性的办院方针,秉承“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关爱生命,追求卓越”的院训,创新医院管理理念,优化医疗内涵发展,强化学科人才建设,升化科研教学水平,为开创华东医院发展新局面而顽强拼搏、砥砺奋进。 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骨科胆胰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黄浦区凤阳路415号 医院简介: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58年9月,列编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66年9月,经上海市批准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业务科室47个,临床科室35个,辅诊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20个,有博士授权学科28个,硕士授权学科33个,为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全军医学研究所,6个全军医学专科技术中心,2个上海市医学领跑专业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是全军实验诊断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军队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技术力量雄厚,现有高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4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各1名,“国家杰青”3名,在职三级以上教授11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7名,6人被总政治部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共40余人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上海市“百人计划”、“曙光计划”、“科技启明星计划”、“领军人才”。10余人次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医师”、“十佳护师”。7人为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科技新星。11人荣获上海市青年医务人员很高荣誉奖“银蛇奖”。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505个。 医院具有骨科、神经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急救科等六大传统优势学科,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治疗、眼眶肿瘤治疗、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骨髓瘤及淋巴瘤诊断与治疗、睡眠障碍治疗、糖尿病及骨质疏松治疗、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外科伤病、颈动脉狭窄及大动脉瘤诊治等九大新兴医疗特色。疾病诊治方面的成就和经验获得数十项医疗成果奖,其中军队、上海市重大医疗成果奖30余项。“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军队、地方大量科研攻关课题,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优良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还获得了国家、军队、上海市教育研究成果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8项,资助金额1.4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58篇,其中10分以上6篇,2010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93篇,全国医疗机构3位,表现不俗论文6位。 医院拥有38层现代化病房大楼,楼顶有可起降直升机的停机坪。有医疗仪器设备6500多台(件),其中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64排多排螺旋CT、核素扫描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碎石机等大型医疗仪器100多台,总价值5亿多元。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净化手术室、层流病房和重症监护中心。医院有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中心,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病房的立体急救和战时急救体系,具有24小时救治大批量伤员能力。 全院人员始终履行“姓军为战、姓军为兵”历史使命,牢记“救死扶伤、服务军民”宗旨和“立德惟长、技卓以征”院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爱民奉献、团结和谐、勇创优等”的“长征精神”。 神经外科骨科脊柱外科风湿免疫科肛肠外科肿瘤科关节外科皮肤科心胸外科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 医院简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是一所以整形修复、口腔和骨科为特色内、外科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医院,是集医、研、教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九院又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还设有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上海九院核定病床757张,口腔综合椅位170张。设有28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部门。医务员工186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员300余名。设有博士研究生点5个,硕士研究生点15个,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导26名,硕导60余名。现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骨科专家戴戎教授。上海九院的口腔医学、整复外科、关节外科的强大,与这三位院士是分不开的。上海九院的口腔医学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颅颌面种植中心、儿童预防科、口腔内科、口腔病理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综合科等科室。各个科室实力强大,其中,又以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更为出众。口腔颌面外科由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国际牙医学院专家张锡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创建。现分为肿瘤组、整复组和口外组三个专业小组,拥有床位136张和2个口腔颌面外科ICU,以及口腔颌面外科微创中心、多导睡眠监测室(PSG)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学科带头人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张志愿教授,他也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生在线上好评的医生有孙坚、王国民教授、周国瑜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实力也很强大,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三个专业小组,拥有牙科综合治疗椅45台,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防治工作。在龋病病因学的研究、疑难根管的治疗、牙周病的综合治疗以及口腔黏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居国内先进行列。学科带头人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梁景平教授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九院口腔修复科也是人才济济,有医师3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14名、助教3名。有七个专业学组: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固定义齿、口腔生理、颌面赝复和口腔技工工艺组及口腔技手术中心。科主任张富强教授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口腔正畸科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沈刚教授。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是我国整形美容与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很强大,学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整形美容与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创始人。拥有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博硕士导师共20名),平均年龄39岁,各有所长,能开展目前几乎所有高难度的整形美容手术。学科在院本部现拥有病床170张(不包括分院和分部),年门诊量为5万余人次,年整形美容手术量达到2万例。学科带头人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曹谊林教授,也是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目前曹谊林教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该科林晓曦、李青峰教授在医生在线上好评如潮。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骨科强在关节外科。有2个病区,80张床位,以关节疾病与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为重点,主要医疗特色包括:复杂疑难关节置换手术、各种关节疾病的关节镜诊断与手术。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戎教授在内的一批专家队伍,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高等工程师1人。 整复外科激光美容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肿瘤科皮肤科眼科辅助生殖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医院简介: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于1956年,是以骨科、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和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1959年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02年成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列名。2016年,获批骨科机器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前列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储备库,筹备各项建设工作。2022年12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基本情况:医院现有新街口、回龙观、新龙泽三个院区,正在建设回龙观二期工程并于2022年5月29日完成钢结构封顶,计划于2024年年初开业试运行。二期建成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将在回龙观院区挂牌运行。医院设有43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和24个行政职能处室。现有职工35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73人。拥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包括正高等职称专家152人,副高等职称专家33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内百千万人才1人、北京学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等。医疗工作:医院坚持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援疆、援藏、援非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成批伤救治、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做出重要贡献。医院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参与京津冀医疗合作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建设项目落地。医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十四五”期间,先后荣获援外医疗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门急诊量224.6万人次,手术量4.4万人次,出院患者5.6万人次。教育教学:目前医院共有北医博士研究生培养点3个,分别是: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整形)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北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分别是:内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和医学检验学。医院有北医在岗研究生导师共计3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3名。医院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各级任课教师200余名,其中在任北医教授23人,副教授73人,教师队伍中80%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2021年获批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质。医院拥有9个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中国大陆现有通过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和香港骨科学院联合认证的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具备开展骨科专科国际培训的资质,并已成功培养14名FRCS(FellowofRoyalCollegeofSurgeons)。医院自1956年开始承担全国骨科、烧伤、放射等专业的进修医师培养工作,为全国培养进修医师16000余人,学员覆盖所有省份、直辖市。科技创新:医院科研能力突出并具有显著特点,近5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国内课题12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牵头发布国际指南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0余项。医院在医工研发方面优势突出,联合高校和企业,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各项指标国际领跑。创新“5G+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国际率先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同步远程手术,对于提升我国骨科整体治疗水平,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建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体制机制,设有独立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和成果转化岗,推动院内一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2021年9月,获批北京市发改委设立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多家高校、研发企业及医院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逐步形成医疗需求、产品研发、临床验证和市场应用的创新转化闭环,加速高等医疗装备的研发与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额上亿元。医院成为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早批试点单位,作为现有的医疗机构,制定赋权改革方案并完成北京市首例赋权成功案例。医院于2021年11月获得北京市第二批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资助。迄今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32个、主要研究者53位。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已经开始运行,正在筹建同位素示踪物质平衡试验研究室。医院承接的临床试验项目有52%为全国多中心试验的牵头组长单位;牵头开展的预防骨科术后感染的金葡菌疫苗全国多中心III期关键注册试验是国际较早的一个金葡菌预防性疫苗。北京积水潭医院历经60余年发展,几代积医人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不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院干部职工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练内功,精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知名、区域优势、重点学科突出的学院型综合医院而奋斗。 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名。 -
上海市肿瘤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医院简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复旦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建院于1931年3月1日,是我国成立较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基本情况医院设有徐汇院区、浦东院区两个院区,并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共同发展。截至2021年底,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84张,设有大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头颈外科、胃外科、肝脏外科、胰腺外科、大肠外1科、大肠外2科、大肠综合治疗科、泌尿外科、肿瘤妇科、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麻醉科、大内科、头颈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乳腺及泌尿肿瘤内科、胸部肿瘤内科、消化肿瘤内科、淋巴瘤科、放射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综合治疗科、介入治疗科、I期临床试验病房、病理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内镜科、检验科、药剂科、心肺功能科、营养科、心理医学科36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有教职员工2,882人,其中医师759人,护理人员1,282人,医技人员531人,科研专职人员97人,职能人员213名;其中正副高等专家407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99人。学科平台医院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肿瘤学、病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肿瘤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胰腺肿瘤),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乳腺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个(上海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胸外科)、上海卫生重点学科1个(病理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个(肿瘤学、病理学、放射治疗学、妇科肿瘤学、胸部肿瘤学),同时是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也是上海市抗癌协会的支撑单位。设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病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放射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肿瘤疾病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和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成立王红阳院士工作站,建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细准确肿瘤中心,继续推进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主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英文版《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英文版《PrecisionCancerMedicine》4本学术期刊,以及《抗癌》科普杂志,努力打造肿瘤精细准确医学期刊的高地。医疗业务2021年医院门诊量173.4万人次,住院13.5万人次,手术7.2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5.03天。医院在新的的“中国优等医院综合排行榜”中位列第26位,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专科医院之首,病理科连续1年蝉联国内前列。在新的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考核成绩为A,位列全国肿瘤专科前列。在申康中心2021年1-9月申康绩效简报中,医院各肿瘤类病种绩效稳中有进,甲状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8大病种名列前列,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医院综合实力稳步向前。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办医,不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2021年,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诊疗,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全面实施主诊医师院-科-组三级管理,继续推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立15支MDT团队,不断探索肿瘤诊治技术前沿。大力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建设老年友善医院,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科研人才2021年,医院牢筑人才孵化巢,打造科创新高地,着力建设研究型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9人入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1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名,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1名,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3名,第三批复旦大学“仲英青年学者”1名,复旦大学“地高建”储备人才项目1名。医院2021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63名,博士研究生98名,博士后进站30人(含临床博士后18人);毕业硕士49名,博士61名,博士后出站11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93名,结业87名;临床病理科基地获批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国家建设经费100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50人,结业56人。在科研创新方面,医院也取得累累硕果,共获得各级各渠道科研项目326项,立项金额19038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包括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区域联合项目1项、专项项目2项等,多个类型为医院首先获得,资助总经费达5127.3万元。首先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平台建设方面,上海市放射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得上海市科委立项建设。科研成果方面,共发表SCI论文550篇,影响因子合计3730.754分,其中IF≥10的论著共61篇;IF≥20论著共9篇(发表于《Science》(2篇)、《AnnalsofOncology》、《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MolecularCancer》(3篇)、《CellResearch》、《CellMetabolism》等高水平期刊)。获得授权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21年度转化专利3项,合同金额总计2063.88万元,其中核医学科转化1项发明专利,合同金额2000万元,创下医院目前专利转化金额之强。科技奖项方面,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9项,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2020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对外合作医院积极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深化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远程医疗网络,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肿瘤诊疗服务。继续对口支援摩洛哥、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援外援边工作获得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与美国德州安德森肿瘤中心、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癌症中心、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意大利肿瘤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澳大利亚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加拿大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癌症科学中心等11所机构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形成伙伴关系,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患者国际转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一体两翼”格局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院高度融合精神,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资源共享,将手术、化疗、光子放疗及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融合进行肿瘤治疗,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肿瘤医学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自2015年5月8日开业以来,在确保临床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质子重离子放疗对肿瘤的“定向爆破”优势,依托重离子技术优势,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并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5+1”重点病种)。医院目前已收治患者超4280例,其中2021年出院患者1021例,位居同类质子重离子放疗机构首位。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先进医疗设备、个性化医疗服务、国际水准的肿瘤粒子治疗专家团队等优势,不断提升这一医疗品牌在国内乃至闻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22年,医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接续奋进,再立新功!为建设国家癌症医学中心,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肿瘤内科放疗科肿瘤妇科乳腺外科头颈外科大肠外科泌尿外科胰腺外科病理科 -
北京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前身为“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作为中国人自行筹资创建的前列家西医综合医院,洲际前列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前列支血源性乙肝疫苗、中国前列台体外震波碎石机,诞生在这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一二三四”工程为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其中“一”是指一个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二”是围绕着两条主线来进行发展,这两条主线是医教研管服协同发展,以集成创新发展这两条主线;“三”是实施了三大战略,包括扩展学科人才战略,空间战略和运营战略;“四”是较终希望能够达到四个满意,也就是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医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家前列方阵,拥有血液、胸外及创伤三大院士团队,做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系统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早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医院学科齐全,设有4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6个科研平台,26个行政职能处室。医院拥有全国现有的中央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同时是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内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内教学创新团队。医院人才济济,现有在职职工4800余名,汇聚了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国家973知名科学家3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新世纪优良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良青年人才在内的一批优良人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一院多区建设,医院目前正在运行6个院区,包括西直门院区、白塔寺院区、通州院区、怀来院区(托管)、青岛医院和石家庄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京津冀地区、胶东半岛,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的健康获得感。雄安院区正在筹建中。医院规模逐年发展,为医学人才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优质条件。从1918到202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百年传承,始终肩负着与民族同命运、与医学同进步的历史使命,始终为中国医学发展贡献力量,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责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前列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生日庆祝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良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医院简介: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地处广东省省会广州市,是地方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很大、综合实力强的附属医院,也是国内规模很大、综合实力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历经百年沧桑磨砺,2001年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现为地方三级甲等医院和地方爱婴医院,由院本部、东院组成(院本部位于广州市中心越秀区,东院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中心地带),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医院设有31个大科,100个专科,其中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5个学科为地方重点学科(为全国拥有地方重点学科数量多的单体医疗机构之一);拥有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麻醉科、妇科、产科、专科护理、病理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手外科、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烧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器官移植科、临床药学、医学影像科、骨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外科等28个地方临床重点专科(居广东省内单间医院获评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之冠,并在全国所有医院中第四),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等28个省重点专科;且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广东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广东省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血管外科科研中心和广东省器官捐献研究培训中心等多个社会医疗组织均设于本院。医院拥有各类优等的重症监护病房和规模庞大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体外反博治疗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居亚太区,世界前三),为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院拥有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成像仪(MR)、全数字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DSA)、双探头发射性计算机断层系统(SPECT)、数字化X线胸片摄影系统(DR)、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电子彩色超声内镜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乳管内视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等大批优等的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山一院作为百年名品医院,历经数代人为广东省、华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卫生界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赏。而今,中山一院人将以百年院庆为新起点,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在新的百年征程上,继续秉承“崇德、敬业、求精、图强”的八字院训,肩负治病救人、教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改革与创新中,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公益医院的办院方向,不断深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医教研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把中山一院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优等水平的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高水平教学和公益性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中心,为广东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奏响华彩乐章!该医院简介摘录自中山一院官网,2019.10.15 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 -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营坊道1号 医院简介: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85年,是自治区现有的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骨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自治区领跑学科,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是国务院指定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骨科硕士生培养基地。现有职工695人,正高职称人员35名,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4名,副高职称人员68名,博士、硕士152名,骨科医生80人,其中骨科博士、硕士70人(在读博士15人),占骨科医生总数的87.5%。6名教授成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学科带头人,9人被列入自治区人事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被确立为自治区卫生学术技术中青年骨干。医院现有床位400张,年诊治患者100000余人次,年接收住院患者10000余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二附院是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骨科医院,骨科专业细化为创伤骨科、手与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颈椎外科、环骨盆科、骨肿瘤科、关节与运动外科、微创脊柱外科、康复科等10个专业。实行"多对一"服务模式,手术、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在严重脊椎畸形、复杂颈椎损伤、脊椎微创手术、显微组织移植与断肢(指)再植、复杂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小儿先天性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骨肿瘤、骨科康复及部分骨科基础研究居自治区领跑水平,部分项目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至今已有29项科研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自治区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科技成果课题59项,骨科承担国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1项,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35项,并有9篇论文被SCI收录。 医院投资316万欧元引进GE光纤超导1.5T磁共振、CR、DR计算机数字成像系统、英国牛津肌电诱发诊断仪、C型臂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等离子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间盘镜、关节镜系统等国际先进的高精尖手术、检验、功能、影像医疗设备。 医院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启动旨在扶助基层医疗的"春雨工程"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卫生工程",为基层医院传授技术、支援设备。与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积极开展贫困儿童救济合作项目,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帮助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建院至今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民心医院、自治区"公益之星"先进集体、自治区优良党组织、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自治区巾帼建功文明岗、自治区百佳文明服务窗口单位、首府百姓放心医院、首府十佳百姓公益医院、自治区"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等荣誉称号。目前,医院正在着手进行新院址建设,建成后的新医院将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新医院规划床位1200张,总建筑面积179000m2,拥有独立的康复中心和保健中心,将以更优质的服务为首府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骨科 -
上海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浦东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33号,红曲路688号 医院简介:医院设有徐汇院区、浦东院区两个院区,并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共同发展。截至2021年底,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84张,设有大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头颈外科、胃外科、肝脏外科、胰腺外科、大肠外1科、大肠外2科、大肠综合治疗科、泌尿外科、肿瘤妇科、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麻醉科、大内科、头颈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乳腺及泌尿肿瘤内科、胸部肿瘤内科、消化肿瘤内科、淋巴瘤科、放射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综合治疗科、介入治疗科、I期临床试验病房、病理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内镜科、检验科、药剂科、心肺功能科、营养科、心理医学科36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有教职员工2,882人,其中医师759人,护理人员1,282人,医技人员531人,科研专职人员97人,职能人员213名;其中正副高等专家407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99人。 2021年医院门诊量173.4万人次,住院13.5万人次,手术7.2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5.03天。医院在新的的“中国优等医院综合排行榜”中位列第26位,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专科医院之首,病理科连续1年蝉联国内前列。在新的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考核成绩为A,位列全国肿瘤专科前列。在申康中心2021年1-9月申康绩效简报中,医院各肿瘤类病种绩效稳中有进,甲状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8大病种名列前列,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医院综合实力稳步向前。 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办医,不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2021年,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诊疗,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全面实施主诊医师院-科-组三级管理,继续推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立15支MDT团队,不断探索肿瘤诊治技术前沿。大力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建设老年友善医院,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甲状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
1/1 页 9 条记录
热门文章 更多
好消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主任季加孚教授加盟我院 2023-09-28 复杂性肛瘘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3-07-25 上海市同仁医院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好吗 2023-07-14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预约须知 2023-07-12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亮相中华医学会2023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2023-06-07 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 在伽马刀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023-06-02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就诊小贴士 2023-06-01 petct可以检查恶性肿瘤吗? 2023-04-25 petct吃了饭做影响结果吗? 2023-04-13 petct的注意事项 2023-04-13 做petct前为什么要测血糖? 2023-04-13 petct到底值不值得做 2023-04-13 核医学科简介 2023-04-13 petct可以做局部吗? 2023-04-12 petct的安全性如何? 2023-04-12 petct是什么检查? 2023-04-12 petct北京哪个医院可以做?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