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山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斜土路1609号,医学院路111号 医院简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始建于1937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较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预算管理单位,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早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医院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医院,是上海市前列批三级甲等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位列2020年度国内前列,2021年度全国第二,连续4年获得很高评级“A++”。中山医院以党建为引领,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深化从严治党,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支部建设,强化“双带头人”模式,实现党建业务“双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出众。医院在心脏、肝脏、肾脏、肺脏、消化道、泛血管等领域的临床能力处于国内高等、世界先进水平。医院以优势学科辐射带动多个高质量的特色学科群协同并进,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13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22个。持续推进“以疾病为中心”一体化诊疗服务,现有31个多学科临床诊疗中心。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作为全国8家“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之一,医院将新建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工程、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卡脖子”和“临门一脚”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铸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医疗服务优质效果很好。医院本部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张,设有62个业务机构、161个医疗、护理亚专科,开设8类门诊,成立了78个MDT团队,充分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诊疗需求。2021年全院门、急诊量522万人次,出院患者19.4万人次,住院手术患者13.5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5.15天。医院锚定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成功开展洲际首例机器人辅助活体肝脏移植、世界首例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先进技术。医疗设施设备先进。医院拥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PET-CT)、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Therapy)、直线加速器(LA)、320排640层超速螺旋CT、飞秒眼科激光手术系统、杂交手术室系统和远程医疗教学系统等。建优建强人才队伍。建院至今,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医院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优良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良人才4人,岐黄学者1人,创新研究群体和团队5个,博士生导师158名,硕士生导师192名。目前在册职工5600余人,其中聘任高等职称近800人。科研创新成果斐然。医院现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泛血管介入复杂系统,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研究所。近十年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内项目1000余项;自2006年起,医院共获得国家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72项。2014年至今,发表SCI论文近6000篇,多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刊登在Cell、Nature、LancetOncology等国际很高等期刊。2007年至今,授权专利近1000项,并大力推进医学创新落地转化,实现成果惠民。医院主办的英文期刊《临床癌症通报》(ClinicalCancerBulletin)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中位列全国第三,上海前列。教育教学实力雄厚,构建了卓越医师培养体系。现有博士点18个,硕士点21个,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国家重点专业基地7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0个;是早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早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较早的一个国内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示范基地。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数智赋能聚势前行。医院以规划引领、基础支撑、创新探索“三驾马车”驱动全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山“服务人性化+资源功能化+业务智能化”的战略落地。全面打造“5G+数字孪生智慧医疗生态圈”,拥有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医院获评2021年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前列名,获批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5G+健康管理示范项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医院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任务,派员参加援摩洛哥医疗任务;自2011年起,每年组建国家医疗队,赴老、少、边、远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先后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医疗机构,援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重大灾难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迅速响应、勇挑重担。定期组织各类大型义诊、咨询等活动,拥有品牌科普平台“中山健康促进大讲堂”。厚积薄发屡获殊荣。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得到了政府、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连续多年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优等雇主”等称号。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风远航,再铸华章。中山医院将继续秉持“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为建设世界优等的创新型、智慧型现代化医院而不懈努力奋斗!使命以病人为中心,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医疗、教育、科研和管理创新,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提升民众的健康福祉。愿景世界优等的创新型、智慧型现代化医院。核心价值观严谨、求实、团结、奉献、创新、关爱。 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 -
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院路10号 医院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毗邻北京中华世纪坛,原为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创建于1915年,1989年通过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北京市属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及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理事单位。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设有4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DRG评价学科齐全。编制床位1100张,在职职工约2500人,高级职称专家300余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员700余人,国内经验丰富知名专家近百名。拥有精细准确定量高等PET-CT、256排512层高等能谱CT,256层高等iCT、3.0T及1.5T磁共振成像仪、精细准确定位医用直线加速器、智能移动机器人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多次承担国际医疗援助、精细准确扶贫与国内对口援助、大型医疗保障任务,先后荣获“北京市高危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北京市全项目美容整形主诊医师培训(进修)基地、”“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健促会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荣誉。医院重点学科为肿瘤内科、中医内科、变态反应科、胃肠肿瘤及肝胆肿瘤外科、腹膜肿瘤外科、消化内科、医学检验科。重点发展学科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妇产科、血管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神经与精神科、脊柱外科、呼吸内科、药剂科。淋巴外科、干部医疗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科为医院特色学科。医院“十三五”战略规划定位为全面建设“强专科,大综合”,以“肿瘤”为特色,以急诊急救为支撑,各学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学院型品牌医院。近年来医院飞速发展,在夯实基础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完善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管理体系、推动文化建设,树立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形成“肿瘤”特色品牌效应,凸显“强专科、大综合”的突出优势。医院肿瘤科为北京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立了涵盖“肿瘤外科治疗(微创治疗)、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肿瘤营养治疗与支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转化研究、肿瘤病理”的多方位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在“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下,全面提升肿瘤诊治内涵质量。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国际领跑,腹膜肿瘤外科为北京市仅有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培训基地,为经腹膜癌国际联盟(PSOGI)认证的“腹膜癌国际联盟中国中心”以及“欧洲外科肿瘤学会、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肿瘤营养代谢调节治疗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支持,相关成果获得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头颈肿瘤、骨肿瘤、超低位直肠癌、乳腺肿瘤、脑胶质瘤、儿童实体瘤及淋巴瘤”等肿瘤诊治在国内亦形成特色。医院在以“肿瘤”为核心发展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迅速发展,成绩斐然。变态反应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花粉过敏症、食物过敏及过敏疑难症等方面的临床、科研与国际接轨,形成知名品牌。医学检验科通过CAP认可、校准实验室的国家ISO175025认可及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淋巴外科是国内较早的一个专业化从事淋巴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学科,淋巴水肿和乳糜病诊治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医院中医科依托“大中医”管理机制快速发展,“中医内分泌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重点学科”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中医糖尿病”列入北京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中医骨伤科“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处于国内领跑水平,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及血管内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及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治疗、老年病综合评估及高龄病人的麻醉手术治疗、脑积水的微创治疗、矫形骨科、中医肛肠”等形成国内知名特色治疗。医院科研教学齐头并进。近3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年均获得科研经费1000余万。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百篇。围绕“肿瘤”诊疗特色,致力于构建肿瘤学科发展支撑平台。在“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肿瘤治疗性疫苗、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创新药研究、基因诊断”等方面深入肿瘤治疗前沿。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性疫苗实验室、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实验室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基地(肿瘤免疫治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腹膜癌综合诊治新技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不断追求医学创新,以“肿瘤临床诊疗体系建立”为基础,初步建立“肿瘤创新诊疗转化研究、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精细准确诊疗、组织/细胞工程研究”三大特色创新体系。药物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为市属医院很大的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拥有国际标准化FDA联网合作实验室,重大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药物零期临床试验,加速了新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为国家原研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临床基因与细胞工程中心完成多种多靶点CAR-T细胞的设计、合成,进行大量CAR-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肠癌、肺癌、胰腺癌的临床前研究,已启动相关临床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肿瘤精细准确化特异性疫苗研究。2019年,医院将建设研究型病房,发挥肿瘤特色优势,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条件优良、管理先进、示范新型的现代临床研究体系。医院目前拥有博士培养点18个,硕士培养点3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13个。为北京市“十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国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实习基地以及北京市内、外科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点。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任务并重”。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敬业乐群,慈爱济人”的院训精神,始终保持“诚信、和谐、奉献、创新”精神,坚持“始于患者需求,追求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以“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为服务宗旨,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新要求,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效果很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骨科 -
上海岳阳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医院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7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至今,医院蝉联十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曾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建设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医院前身之一为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享誉沪上和大江南北的中医名家汇集起来,组建了上海市前列个中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全市干部的中医公费医疗。当时门诊部享有声誉的中医名家有伤科石筱山、石幼山、佟忠仪;外科顾伯华;内科陆渊雷、严二陵、章次公、张凤郊、庞珏、程门雪;喉科张赞臣;妇科朱小南、陈大年;针灸科顾坤一、陆瘦燕、杨永璇、黄羡明;痔科闻茂康等。1954年、1956年门诊部两次向本市及北京新成立的中医机构输送中医专家29人,故"五门诊"被中医界誉为名中医的发祥地和摇篮。1976年1月,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和上海市中医学院推拿门诊部、南昌路新针门诊部合并成立了岳阳医院。1993年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院,1995年8月医院整体搬迁至虹口区甘河路新址。1998年12月医院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转性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7年圆满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2010年牵头完成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2年以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前列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复评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历程。 医院目前以大柏树本部为中心,与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宛平南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为分部,形成"一体两翼"构架。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占地面积67.27亩,拥有包括64排螺旋CT和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大平板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GMP认证的中药制剂设施,GCP临床新药验证专科13个,设有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辅助科室,核定床位900张,在岗员工1500余人,其中高职称220余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111人。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积极探索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模式,设专科专病门诊110余个。医院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专科,脊柱病、卒中、血液病、妇科、皮肤病、消化、心血管等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水平处于国内和上海市先进水平。医院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优势2012年1月建立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设立流派临床传承研究室和工作室,进行临床传承跟师计划。医院连续三十年开设膏方门诊,是目前上海地区现有具备膏方独立规范制作加工的医院,已成为上海地区中医膏方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之一。医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拥有国家"973"计划知名科学家3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6名,上海市名中医14名,上海市东方学者 3名。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中医学5+3一体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具有博士招生点6个,硕士招生点13个;医院设有20个临床教研室、1个中医特色科室,教师156人,其中博导29人,硕导111人,教授23人,副教授33人;医院每年承担2400理论课时,400余人次本科毕业实习,600余人次硕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了留学生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全英语教学等多层次中医药院校教育。作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立了标准化中医临床实训中心,每年承担300余人的临床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承担30余项国内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十二五和十三五主编规划教材20部。近五年,医院坚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临床教学原则,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强中医临床教学改革创新,突出中医医学人才创新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荣获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上海市精品课程,1部教育部国内规划教材,上海中医药大学优良教学团队7个、教学成果5项、教学名师1人、头牌教师5人。学院注重构建基础宽厚扎实,中西学科并重的卓越中西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开拓的国际视野,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兼备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经过三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针灸推拿医学临床中心组成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群。建立了以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推拿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及1个卫生部认证的PCR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承担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63项,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二等奖3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项。我院是目前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现有拥有两名973知名科学家的医院。2014年4月成立上海市中医药临床培训中心。中心承担上海市17个区县的18个基地建设、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评估、验收和全市中医类与非中医类中医药药理论和技能培训等任务,同时承担对外中医适宜技术的交流。医院积极拓展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2014年与闵行区卫计委合作,将闵行区吴泾医院作为岳阳分院进行建设;2015年与崇明区卫计委合作,将崇明区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岳阳分院进行建设;2016年与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合作,将义乌市中医医院作为岳阳分院进行建设。医院承担了支援云南、四川、江西、浙江、西藏、新疆,以及援助摩洛哥的任务。医院同时长期合作指导虹口区、杨浦区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精、勤、仁、信"为核心理念,以"关爱生命、敬业奉献、中西合璧、追求卓越"为服务宗旨,在不断深化医疗改革、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奋发前行! 中医内科风湿免疫科肛肠科神经内科推拿科老年病科针灸科肾病内科肿瘤科 -
北京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前身为“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作为中国人自行筹资创建的前列家西医综合医院,洲际前列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前列支血源性乙肝疫苗、中国前列台体外震波碎石机,诞生在这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一二三四”工程为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其中“一”是指一个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二”是围绕着两条主线来进行发展,这两条主线是医教研管服协同发展,以集成创新发展这两条主线;“三”是实施了三大战略,包括扩展学科人才战略,空间战略和运营战略;“四”是较终希望能够达到四个满意,也就是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医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家前列方阵,拥有血液、胸外及创伤三大院士团队,做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系统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早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成为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医院学科齐全,设有4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6个科研平台,26个行政职能处室。医院拥有全国现有的中央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同时是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内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内教学创新团队。医院人才济济,现有在职职工4800余名,汇聚了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国家973知名科学家3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新世纪优良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良青年人才在内的一批优良人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一院多区建设,医院目前正在运行6个院区,包括西直门院区、白塔寺院区、通州院区、怀来院区(托管)、青岛医院和石家庄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京津冀地区、胶东半岛,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的健康获得感。雄安院区正在筹建中。医院规模逐年发展,为医学人才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优质条件。从1918到202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百年传承,始终肩负着与民族同命运、与医学同进步的历史使命,始终为中国医学发展贡献力量,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责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前列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生日庆祝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良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
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医院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建立的前列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建院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医院亲笔题词,毛泽东主席题词“减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957年3月,苏联政府将医院正式移交我国政府,周恩来总理来院参加了移交仪式。1970年,周总理亲自命名为“北京友谊医院”。经过70年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北京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拥有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卫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等5个研究机构。进入新时代,医院顺应首都发展变化,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了西城院区、通州院区、顺义院区(在建)和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门诊部“三区一部”新发展格局,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医院现有职工4700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49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740人,国内和北京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及核心期刊主编、副主编84人。目前共开放床位2306张,年门诊量31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9.15万人次。医院是北京市早批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已开通门诊、住院异地医保持卡结算服务,也是全国较早承担干部保健及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医院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共有临床医技科室43个。消化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肝、肾移植,热带病和寄生虫诊治、中西医结合以及临床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等是医院的专业特色。2014年10月,医院获批成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牵头成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近年来,医院的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科架构日臻完善,支撑平台不断强化,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医院拥有国家重点专科8个,博士点27个,硕士点32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7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临床质控中心5个,北京市转化中心1个,还拥有支撑临床研究发展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早批示范研究型病房、北京临床研究质促中心、ISO9001认证生物样本库、多中心互认医学伦理平台等。医院与海外院校长期保持学术交流合作,接待国外专家学者短期交流以及留学生来院参观见习。自2005年起,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已资助北京市14批次共231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前往世界优等科研院所学习深造。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全国和北京市医药卫生改革综合试点单位,率先启动“两个分开、三个机制”的改革试点。2016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受北京市卫计委和平谷区政府的委托管理平谷区医院,开创“区办市管”新模式。医院先后于2017年4月和2019年6月启动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坚持“医疗改革与提升医疗技术质量相结合、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相结合”。2019年7月,顺义院区主体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通州院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多年来,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在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医疗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等方面,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整体社会评价在全市及全国医院中名列前茅。在北京市医疗服务能力管理综合和北京市属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中,北京友谊医院连续多年位居前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在全市重点专科中位列前列。医院曾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曾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扶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2021年8月,世界知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教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建院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院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医院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弘扬“仁爱博精”的院训精神,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实现“患者信任,职工幸福,医院发展,党和政府放心”的发展目标。医院以消化学科群为战略学科,整合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传统特色学科、有发展潜能的优势学科,发挥医院综合实力,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医学中心,实现职工共同追求的友谊梦,为首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肝病中心泌尿外科热带病中医科 -
亦庄同仁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 医院简介:亦庄同仁医院(即北京同仁医院南区)是北京同仁医院的三大直属院区之一,北京市A类医保定点医院(医保就诊不受医院限制)。三种特殊病种(肾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血液透析以及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医保医院。亦庄同仁医院于2004年5月开业,是亦庄地区规模较大、科室设置较齐全、设备较先进的医院,也是北京东南区域现有的三级甲等医院,可满足社会医疗保险及其他各种医疗需求。亦庄同仁医院一期占地5万平方米,有4层门诊楼和9层病房楼,600张住院床位,二期3万平米正在规划中。院区景色优美,具有良好的诊疗、康复环境。新院区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发挥百年同仁雄厚的医疗、科研、人才优势、立足开发区,面向北京及周边地区,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和保健服务。亦庄同仁医院是一家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医院。除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血管科等传统重点项目外,内科(呼吸、消化、肾内、内分泌、血液风湿)、外科(普外、神外、胸外、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体检中心等一应俱全,移植中心、肿瘤中心、疝疾病诊疗中心、妇儿疾病治疗与保健中心、家庭医学中心、颌面创伤中心等特色中心体现专科特色,全方面满足患者综合治疗和保健需要。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医院不断增设新的服务项目,陆续开设足踝矫治中心、睡眠中心等新型特色项目,更多贴近百姓的医疗项目也在规划中。 内科(呼吸消化肾内内分泌血液风湿)外科(普外神外胸外泌尿骨科)神经专业妇产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恒福路60号 医院简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93年,是广东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局直属的综合性省级中医医疗、科研机构,位于广州市恒福路60号,毗邻白云山和麓湖,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1000㎡,建筑面积20000㎡。全院专业技术人员9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多名,中级职称人员15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名中医8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是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医保定点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香港大学实习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之一。“文革”期间,省中医研究所解散。1978年5月25日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同意恢复省中医研究所,并将它作为广州中医学院附属科研机构。1985年3月15日,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省中医研究所定编30人,并改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1986年初,省委正式批准并确定筹建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1987年12月,省中医研究所正式从省药物所分出。1990年,研究所在省计委、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恒福路筹建综合大楼。1993年12月8日,恒福路综合大楼顺利完工,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正式开业。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间拥有恒福路总院外设一座分院和四个门诊部的大型三甲中医院。现医院开放病床1000多张,临床科室20多个,日均门诊量超过3000人次,“120”年出车3000多次,年住院病人20000余人次。医院拥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包括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数字化血管减影成像系统(DSA)等大型仪器设备,开展了心血管等多专科介入诊疗技术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多项腔镜诊疗技术。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专病专科30多个。其中中医心病学、针灸康复学及中医药工程技术学已被评为国内重点学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护理及临床药学等7个专科被评为国内重点专科。脾胃病、呼吸、内分泌、妇科、外科等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临床运用分期针刺疗法、中药药氧头皮针疗法、龙氏整脊手法、针刀疗法、活血伸筋洗剂外用、温经扶阳贴外敷等特色疗法及“中风复元口服液”等院内制剂,“环项七针”、“颈三针”、“腰三针”、“分期针刺法”等特色针法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仅有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2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场地、20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及400多平方米的SPF级动物室。自1993年起一直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开发、生产、推广和应用工作,承担了相关科研项目百余项,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等效性评价、产业化关键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723种中药配方颗粒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专利10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相关论文186篇,获得局级以上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培养专业人才200多名,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心血管科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护理科临床药学科 -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东莞市万江区新谷涌万道路南3号 医院简介:东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88年,前身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东莞普济医院”,是我国较早建立的西医院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家德国教会医院。经过130多年的积淀,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下辖红楼院区(位于万江)、普济院区(位于东城)2个院区,中心门诊部、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3个门诊部,定编床位2800张,实际开放床位3020张,并与谢岗医院、石碣医院、光华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年门、急诊量近360万人次,出院12万人次,完成手术6.3万余例次。在岗员工4316人,其中,正高职称294人、副高职称441人,博士后7人,博士44人、硕士38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名,东莞市特色人才7名、东莞市名医59名。医院专业分工细,覆盖病种齐全,设有43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拥有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理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心胸外科、烧伤科、眼科、肿瘤科1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新生儿科、普外科、老年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超声医学科、妇科、麻醉科、乳腺科、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等23个市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临床药学、护理学3个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肿瘤科),1个国内青年文明号(冠心病重症监护室),3个省级青年文明号,5个市级青年文明号。国家胸痛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国家综合卒中中心、Ⅰ期临床试验机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广东省肿瘤诊疗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以及多个国内、省级、市级培训基地、质量控制中心先后落户我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先后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等多项国内限制类技术,以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髋、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广东省限制类技术。在微创、介入等多个医疗技术领域居省内先进水平,腔镜技术已向减孔、单孔、自然腔道等方向发展。开展复杂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微创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瓣膜矫形术、慢性闭塞病变逆向技术开通、IVUS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IVUS 指导下肾功能衰竭患者微量造影剂支架植入、神经导航辅助下颅脑病变手术、神经内镜下颅脑病变手术、颅内复杂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脊柱肿瘤EN-BLOC(全脊椎切除)技术、全脊柱椎间孔镜技术、显微镜下脊柱肿瘤切除手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手术的应用、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经肛全系膜切除术等多项高新技术。医院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总价值近11亿元。包括PET/CT、SPECT/CT、3.0T 磁共振、256层CT 、全数字化血管减影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大孔径模拟定位CT机、高剂量率后装机、口腔全景DR机、数字化乳腺X光机、实时四维彩色超声波诊断仪、3D电子腹腔镜、基因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全高清宫腔镜系统、超声支气管镜系统、超声电子消化内镜系统、超声外科吸引系统、体外循环机系统、骨科三维C臂、脊柱微创手术系统、鼻窦镜系统、小儿支气管镜、医用钬激光系统、双波长激光治疗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美国AMO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系统、肺功能测试系统、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内镜电外科工作站、移动CT、体外生命支撑系统(ECMO)、体外球囊反搏泵、消毒机器人等,显著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急危重症处置能力,保障了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医院坚持走科教兴院、医教相长之路,是广东医科大学东莞临床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承担着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兼职教授、副教授及讲师48人。医院注重科技创新,建有中心实验室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55项,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发表医学论文1595篇,其中SCI论文104篇。医院坚持“医护同心,关爱社群”的服务宗旨,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1994年获国家“爱婴医院”,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授予“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佳优质示范品牌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东莞市文明示范单位、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建设标兵医院、市园林单位等荣誉。医院稳居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榜单前列,连续5年保持全省地级市医院竞争力第三位,获“粤港澳大湾区很优等医院80强”称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4个专科跻身全国地级市专科前十。2018年3月,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标志着医院在新医改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东莞市人民医院将秉承“自强不息,仁爱博精”的院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继承和发扬百年红楼精神,充分发挥在全市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以实施“登峰计划”为契机,以创建高水平医院为目标,力争在提高医疗品质、提升科教水平、优化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医院”、开展社会服务和改善医院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奋力书写“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品质医疗”优良答卷。 肿瘤科泌尿外科产科妇科心胸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桃源路6号 医院简介:自治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作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直属三级甲等医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医疗为主,兼有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中心。医院附设三个机构,即东院(正在开工建设)、邕武医院、星湖门诊部。2019年,全院(含邕武医院)全年平均开放病床2207.6张,门急诊诊疗294.16万人次,出院病人8.8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善服务示范医院、“发挥信息优势”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学科齐全,重点突出。医院打造重点学科,带动全院学科建设发展。我院是广西的医疗中心,拥有消化内科、眼科、临床护理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是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肾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妇科、骨科、血液内科、医学影像科、口腔科、检验科等18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心脏血管病科、消化内科、广西脑卒中中心、眼科、广西微创手术中心、骨科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超声科、妇科、儿科、产科等4个广西妇幼健康服务重点学科,10个国内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内镜专业技术消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内镜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鼻咽癌早诊早治示范性基地、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培育单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广西冠心病研究中心、广西眼科中心、广西微创手术中心、广西脑卒中中心、广西应急救援临床医疗中心等19个自治区医疗中心,以及广西健康管理等11个质量控制中心;是武汉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医科大,右医,中医药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中医药,右医实践教学培训基地,广西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广西降消项目进修培训基地等17个省级培训基地与临床实习基地;是广西适宜卫生技术研发推广人才小高地;获批建设放射治疗于金明院士工作站(放疗科)和董家鸿精细准确外科与器官移植院士工作站(移植科、肝胆腺体外科)。技术先进,特色明显。获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获批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能力提升项目。医院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通过特色技术推动学科发展。如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腹腔镜下的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微创手术,腰椎间盘和关节在内镜介入下微创手术,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及肿瘤等的血管介入诊疗,消化道、泌尿道和鼻咽等自然腔道疾病的内镜诊治,胃肠动力检测及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肿瘤放射治疗,复杂眼病诊治和弱视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鼻咽癌早诊早治、耳外神经显微技术,口腔畸牙矫正技术,糖尿病足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急危重病抢救技术在广西拥有显著优势,达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来,主持国内项目35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22项,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课题543项,发表科研论文2743篇,其中SCI论文221篇;共获广西科技进步奖13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100项,专利授权209项,科研成果数量保持稳定上升态势。省部级科研平台增加至4个,广西冠心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广西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人选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9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自治区优良专家人选4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4人,广西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自治区终身教授1人,全国优良住培基地主任2人,全国优良住院医师带教老师4人。设备精良,功能先进。有净值超过9亿元的医疗设备,其中100万元以上171台/套,200万元以上59台/套,1000万元以上9台/套。如医科达新型医用直线加速器、瑞典全数字影像导航的放射治疗系统、飞利浦128排多层螺旋CT、西门子3.0T核磁共振、GE和飞利浦血管造影系统等、德国蔡司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超声聚焦子宫肌瘤治疗系统等一批高等医疗设备,整体达到区内领跑水平。环境优美,流程便捷。实施低碳环保建院战略,采用先进物流系统,装配达国内先进水平。院内配套有中心花园、直升飞机停机坪和大型地下停车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在广西率先实行医院信息自动化管理和网络、114及12580电话、微信、支付宝、APP、家庭数字电视等预约挂号;在广西率先实现微信和支付宝的缴费和查询服务;在广西率先提供各种检验、心电图、B超、X光、CT、MRI(核磁共振)、病理的检查报告单和胶片等的自助打印服务;在广西率先启用医保自助缴费结算平台;在广西率先启用电子挂号票和门诊就诊指引明细单,让患者候诊、付费、取药等更加清楚、明白;设立入院患者接待中心,为患者住院提供“一站式”服务;组建社工部,为患者提供就诊引导、情暖病房等一系列关爱患者的服务。管理科学,服务优良。广西较早的一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甲复审,配套有广西较早的一个楼顶直升飞机停机坪。医院重视科学管理,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以制度管理为保证,以服务对象满意为目标,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活动,医疗服务安全、优质、效果很好,在全国率先启用具有法律效应的电子签名,成为首批“全国电子病历示范医院”,为行内认可的“广西医院管理的标杆”。 消化内科眼科临床护理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89号 医院简介: 南宁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小乐园医院,是美籍华人刘俭先生于1914年创办的。1951年7年月18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南宁市立医院,1972年又更名为南宁市人民医院。 走过90多年的沧桑岁月,“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拼搏,创业者的风雨兼程,建设者的执着追求,历经几代人的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共同谱写了医院历史的辉煌篇章。医院从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时的80张病床、80多名员工发展到今天拥有600张病床、千余名职工、2亿元固定资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广西高等医学院校A级教学医院。 南宁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区、邕江河畔,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有在编职工978人,其中卫技人员790多人,在卫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368人、医生320多人、医技110多人、护理320多人,在护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2%。年门诊量70多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1.6万人次。医院担负着南宁市近60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指导中心,并先后与武鸣县、大新县、天等县、靖西县、邕宁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等4个县医院、4个中心卫生院、13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单位”。同时,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三医院、区党委警卫中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医院还先后派出11批26人次参加广西援外(尼日尔、科摩罗)医疗队。 南宁市人民医院科室齐全,设有门诊部、住院部。现有职能科室11个、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0个、临床实验室3个,高干病房3个、治疗中心(眼科激光、心血管疾病)2个、专家门诊20个、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 南宁市人民医院具有较高的综合诊治水平,能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心性法乐氏三、四联症矫正术、心脏瓣膜整形和多瓣膜置换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不停跳下心脏冠脉搭桥术、新生儿巨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复杂胰腺癌、胆道癌根治术,腹主动静瘤切除术、肝脏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胆道镜检查及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肾移植术、膀胱阴道直肠瘘修补术、电视内窥镜诊疗技术、断肢(指、趾)再植术、关节置换术、骨、关节恶性肿瘤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眼底病治疗、全喉切除术、恶性肿瘤“粒子刀”治疗等等高难技术。与医疗技术相配套的高、精、尖医疗设备有荷PHILIPSMX8000多层螺旋CT、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德国ALLEGRETTO(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日本东芝800MAX光机、GEVIVID3(专家型)全身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仪、以色列心导管监测设备系统、日本岛津C臂X光机、美国伟伦电子内镜系统、日本TRC-50EX型眼底照相机、加拿大尿动力分析仪、美国呼吸机、美国麻醉机、纤维支气管镜、电子胃镜、体外循环机、德国史托斯STORI内窥镜、腹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美国血气分析仪、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床边血液透析机等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300多台(件),总价值1亿多元。 20世纪90年代医院提出了“团结、创新、仁爱、奉献”的医院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又确立了“以医德医风求生存、以深化改革求活力、以科学管理求效益、以技术质量求发展”的办院思路,坚持了“科技兴院、人才立院、文化建院、制度管院”的四大战略,实施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和引起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科技内涵,把开展一批高精、尖新技术作为推进医院发展的重头戏,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医院发展。1996年以来,共派出244人外出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584人次,培养研究生25人,与20多家国内外大型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 近几年来,医院科研立项有88项,其中3项、部级1项、省级21项、厅级5项、市级58项。获奖科研项目有1项、部级1项、省级5项、厅级6项、市级26项。在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00多篇,在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0多篇。医院是广西卫生厅教学基地的先进单位,每年接收大中医学院校毕业生实习约200人,接收一、二级医院进修生约30人。医院综合实力居于广西同级医院前列。 南宁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决心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深化卫生三大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病人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龙头,在发展中塑造医院新形象,在建设中树立医院金品牌,用知识和智慧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以优等的人才、优等的技术、优等的设备、优等的服务、优等的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温馨、优质、效果很好、安全、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
热门文章 更多
中老年患者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多半是前列腺出了问题 2023-09-20 复杂性肛瘘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3-07-25 上海市同仁医院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好吗 2023-07-14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预约须知 2023-07-12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亮相中华医学会2023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2023-06-07 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 在伽马刀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023-06-02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就诊小贴士 2023-06-01 petct可以检查恶性肿瘤吗? 2023-04-25 petct吃了饭做影响结果吗? 2023-04-13 petct的注意事项 2023-04-13 做petct前为什么要测血糖? 2023-04-13 petct到底值不值得做 2023-04-13 核医学科简介 2023-04-13 petct可以做局部吗? 2023-04-12 petct的安全性如何? 2023-04-12 petct是什么检查? 2023-04-12 petct北京哪个医院可以做?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