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华山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华山路433号 医院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医院,1992年早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全国文明单位,是国内较知名、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医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国较早的一家通过JCI认证的部属公立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医院设有核定床位1216张,拥有临床科室和专业39个。2014年门急诊量逾384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6万余人次,手术4万余台。拥有职工26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3%以上,其中正、副教授逾400人,拥有院士3名、国家杰青4名、“973”知名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4名;国内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34名、上海市级主任或副主任委员62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知名专家云集。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0个——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泌尿外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骨科、护理专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手外科)、重点实验室(抗生素)、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内科、中医专业(肺病)、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7个——临床药事、神经内科、皮肤科、激光治疗、核医学、职业病诊断、神经外科;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中心近20个。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进不少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高清PET/CT、3.0术中磁共振、射波刀、伽马刀、256排CT、SPECT、DSA、电子束成像系统(EBIS)、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氨气刀、超声刀、X-刀、震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26个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全覆盖;86名博士生导师、152名硕士生导师,每年培养硕博生近120人,为国家输送大批优良医学人才。每年主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近80项,招收学员及进修生近600人。科研力量雄厚,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0项、“973”知名4项、“863”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牵头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市级以上项目480余项,发表论文2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10余项。二十世纪初华山医院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成为哈佛医学院在世界上的5家联合医院。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和医生在华山医院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医院通过遴选,派出年轻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赴哈佛接受培训。此外,医院还与MayoClinic、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维也纳医科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引进国际很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的实力与品牌。在打造国际化精品医院的同时,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华山”在2014年亚信峰会、2012伦敦奥运会、F1中国大奖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世锦赛、NBA季前赛、V8房车、MOTOGP、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2010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各级领导与国际相关运动协会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华山医院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先生负责筹资建造,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现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建院以来,华山医院始终高举红十字旗帜,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铭刻在百年的发展轨迹上。特别是近年来,医院的救援队伍先后在汶川地震救援(荣获中共中央、***、联合颁发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很高荣誉),世博医疗保障(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参与世博先进集体”称号),菲律宾地震救援(建国以后前列次国际红十字救援),造血干细胞(呆狐网提醒:尚未成熟技术)采集捐献(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呆狐网提醒:尚未成熟技术)捐献工作特别支持奖”),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国红十字会三支国内救援队挂靠单位之一),救助贫困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医院注重内涵质量建设,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体华山人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沿着公益性方向积极投身新一轮医改,坚持内涵建设与品牌拓展并重,向着国际化精品医院的目标大步奋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坐落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毗邻碧云国际社区,距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多座浦江大桥和数条越江隧道直通中心城区,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开业。华山东院占地近50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除了拥有Cyberknife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外,DSA、MRI、CT、彩色多普勒等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诊疗科目设有皮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普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运动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整形外科、静脉导管护理、妇科、普外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并开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及国际部等;2010年8月始与和睦家合作开设的国际门诊有:全科、儿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理科。东院作为碧云国际社区的配套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碧云国际社区及周边外籍人士的就医问题,是一所以特需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公立医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名医工作室专家预约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作为上海市政府“5+3+1”医疗服务实事工程,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北部城郊居民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华山北院坐落于宝山顾村地区,占地98490m²,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医院全新配置了MRI、CT、DSA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传承母院特色,华山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感染科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均在北院开设,且学科骨干、管理团队均由母院派遣。此外,还引进了经验丰富妇产科团队、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完善了学科设置与布局。华山北院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院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总会计师派遣制;执行药品“零加成”,实现医药分开;建章立制,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与母院视频交班,各类质控管理与华山同步进行;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全面应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推进急诊分级分诊制度;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APP掌上医院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上海市西北地区三级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临床医学中心(西院)选址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出入上海的民航、铁路、轨交、客运均汇聚于此,是连接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一千多个小城镇的交通要冲。西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m2,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总床位数800张。西院的建成,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更可以在公益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华山医院建设成为洲际优等的标志性医院,从而彰显部属医院的实力,体现医疗国家队的作用。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感染内科骨科运动医学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手外科 -
淄博临淄区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139号 医院简介:齐国古都临淄,历史悠久,是中国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世界上前列所高等学府稷下学宫诞生于此。始建于1936年的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坐落于临淄主城区,历经风雨沧桑,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是淄博市东部医疗中心。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280名,国家三级医院B++,居淄博市首位、山东省同级别公立医院前列、跻身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前23%。2020年5月加挂淄博市市立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编制床位860张,开放床位1200张,是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临淄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技术协作单位,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合作中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联盟单位、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良单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单位、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单位;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带领的团队紧密合作,在教育部长江学者、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辉教授的亲临指导下,参与多项国内重点研究课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团队合作筹建全国较早的一家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与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院士团队合作,助力皮肤美容科的长远发展,同时帮助我院规范生物样本库建设;与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与山东省立医院ICU开展床旁远程会诊,其中与中国人民总医院远程会诊例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3名。医院学科齐全,设临床、医技科室63个。超声科、泌尿外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眼科、重症医学科为历届市级特色专科、重点学科、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超声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单位,消化内科为县域省级重点临床专科。临床微生物科在山东省率先建立感染实验室与临床捆绑式发展的新模式,是淄博市呼吸感染与临床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淄博市病原学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获山东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报送先进单位三级医院前列名。普外科开展的NOSES胃癌数量稳居国内前列,完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pure-NOTEStaTME)完成数量和质量居医疗中心之首,其中一人为首届国际NOSES联盟委员。心外科年手术量达百余例,包括不停跳冠脉搭桥,先心病矫正和主动脉夹层手术等,特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在省内领跑,曾创造了百例手术零死亡的业绩。消化内科上消化道早癌机会性筛查数量全省前列,上消化道癌早诊率45%(国内平均10-15%),是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在淄博市前列台超声支气管镜(EBUS)、山东省第二台LungPro全肺导航系统的助力之下,我院实现肺结节和肺癌精细准确诊断及微创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规范肿瘤治疗,实行了MDT多学科协作会诊。综合无痛内镜部是淄博市较早的一家综合的无痛内镜诊疗科。医院多个科室开展了3D视觉下内窥镜手术;实现了出院患者医院、科室两级随访。市立口腔立足临淄,辐射整个鲁中地区,用国际智能化、高等化、专业化、特色化的诊疗服C务为患者带来非凡的就医体验。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四级评审和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实现大数据医疗信息化,开展分时段预约、候诊提醒、微信支付宝支付、床边结算、云胶片、微信预约病历等便民惠民服务,患者可通过APP、电话、微信、网站、自助机等多种方式预约就诊。为缓解乡镇百姓就医不便,成立临淄区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区域影像会诊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医疗远程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三处乡镇分院急救站点。我院医联体-区域远程会诊工作被新华社进行专题报道,图片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展出,成为核心展区现有入选的全国医疗卫健类成就图片。医院现有正高等专业技术人员43名,副高等专业技术人员143名,中级技术人员634人;医学博士后2名,医学博士9名,医学硕士255名;市级名医2名,市突出贡献青年专家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国家、省、市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理事、常委、委员89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1人获评全国优良基层呼吸医师。近年来,先后派出16名业务骨干到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医学发达国家接受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学习与培训。近年来,医院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市科技进步奖12项;获批科研课题51项,其中省级课题8项,市级科研课题16项,横向课题27项;发表论文198篇,其中SCI收录45篇;著作23部,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医院医疗设备资产总值4.7亿元,包括数字化PET-CT、超高等科研级3.0T磁共振、256排宽探测器CT、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复合手术室DiscoveryIGS7自由移动式血管造影系统、德国高等史塞克手术导航系统、德国多尼尔双定位碎石机、Lungpro支气管内镜导航系统、EBUS超声支气管镜、各类腔镜手术设备、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为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医院秉承“淳德仁爱、博学专注”的院训,围绕安全做导向、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努力做质量安全的领跑者,为患者创造非凡就医体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先进集体、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卫生系统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省十佳诚信医院、省惠民医院、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占地308亩、设置床位1500张、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淄博市市立医院新院区正在建设中,未来,它的建成使用将为淄博市卫健事业的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核素检查方面,开展了肿瘤转移(原发灶的寻找)骨骼内分泌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等多项检查。核素治疗方面,擅长甲亢及分化型甲癌的131I治疗骨转移瘤治疗。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 医院简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是一所以整形修复、口腔和骨科为特色内、外科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医院,是集医、研、教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九院又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还设有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上海九院核定病床757张,口腔综合椅位170张。设有28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部门。医务员工186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员300余名。设有博士研究生点5个,硕士研究生点15个,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导26名,硕导60余名。现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骨科专家戴戎教授。上海九院的口腔医学、整复外科、关节外科的强大,与这三位院士是分不开的。上海九院的口腔医学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颅颌面种植中心、儿童预防科、口腔内科、口腔病理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综合科等科室。各个科室实力强大,其中,又以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更为出众。口腔颌面外科由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国际牙医学院专家张锡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创建。现分为肿瘤组、整复组和口外组三个专业小组,拥有床位136张和2个口腔颌面外科ICU,以及口腔颌面外科微创中心、多导睡眠监测室(PSG)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学科带头人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张志愿教授,他也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生在线上好评的医生有孙坚、王国民教授、周国瑜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实力也很强大,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三个专业小组,拥有牙科综合治疗椅45台,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防治工作。在龋病病因学的研究、疑难根管的治疗、牙周病的综合治疗以及口腔黏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居国内先进行列。学科带头人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梁景平教授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九院口腔修复科也是人才济济,有医师3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14名、助教3名。有七个专业学组: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固定义齿、口腔生理、颌面赝复和口腔技工工艺组及口腔技手术中心。科主任张富强教授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口腔正畸科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沈刚教授。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是我国整形美容与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很强大,学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整形美容与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创始人。拥有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博硕士导师共20名),平均年龄39岁,各有所长,能开展目前几乎所有高难度的整形美容手术。学科在院本部现拥有病床170张(不包括分院和分部),年门诊量为5万余人次,年整形美容手术量达到2万例。学科带头人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曹谊林教授,也是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目前曹谊林教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该科林晓曦、李青峰教授在医生在线上好评如潮。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骨科强在关节外科。有2个病区,80张床位,以关节疾病与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为重点,主要医疗特色包括:复杂疑难关节置换手术、各种关节疾病的关节镜诊断与手术。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戎教授在内的一批专家队伍,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高等工程师1人。 整复外科激光美容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肿瘤科皮肤科眼科辅助生殖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医院简介: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于1956年,是以骨科、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和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1959年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02年成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列名。2016年,获批骨科机器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前列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储备库,筹备各项建设工作。2022年12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基本情况:医院现有新街口、回龙观、新龙泽三个院区,正在建设回龙观二期工程并于2022年5月29日完成钢结构封顶,计划于2024年年初开业试运行。二期建成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将在回龙观院区挂牌运行。医院设有43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和24个行政职能处室。现有职工35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73人。拥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包括正高等职称专家152人,副高等职称专家33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内百千万人才1人、北京学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等。医疗工作:医院坚持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援疆、援藏、援非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成批伤救治、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做出重要贡献。医院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参与京津冀医疗合作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建设项目落地。医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十四五”期间,先后荣获援外医疗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门急诊量224.6万人次,手术量4.4万人次,出院患者5.6万人次。教育教学:目前医院共有北医博士研究生培养点3个,分别是: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整形)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北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分别是:内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和医学检验学。医院有北医在岗研究生导师共计3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3名。医院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各级任课教师200余名,其中在任北医教授23人,副教授73人,教师队伍中80%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2021年获批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质。医院拥有9个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中国大陆现有通过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和香港骨科学院联合认证的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具备开展骨科专科国际培训的资质,并已成功培养14名FRCS(FellowofRoyalCollegeofSurgeons)。医院自1956年开始承担全国骨科、烧伤、放射等专业的进修医师培养工作,为全国培养进修医师16000余人,学员覆盖所有省份、直辖市。科技创新:医院科研能力突出并具有显著特点,近5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国内课题12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牵头发布国际指南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0余项。医院在医工研发方面优势突出,联合高校和企业,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各项指标国际领跑。创新“5G+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国际率先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同步远程手术,对于提升我国骨科整体治疗水平,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建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体制机制,设有独立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和成果转化岗,推动院内一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2021年9月,获批北京市发改委设立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多家高校、研发企业及医院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逐步形成医疗需求、产品研发、临床验证和市场应用的创新转化闭环,加速高等医疗装备的研发与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额上亿元。医院成为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早批试点单位,作为现有的医疗机构,制定赋权改革方案并完成北京市首例赋权成功案例。医院于2021年11月获得北京市第二批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资助。迄今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32个、主要研究者53位。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已经开始运行,正在筹建同位素示踪物质平衡试验研究室。医院承接的临床试验项目有52%为全国多中心试验的牵头组长单位;牵头开展的预防骨科术后感染的金葡菌疫苗全国多中心III期关键注册试验是国际较早的一个金葡菌预防性疫苗。北京积水潭医院历经60余年发展,几代积医人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不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院干部职工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练内功,精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知名、区域优势、重点学科突出的学院型综合医院而奋斗。 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名。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医院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是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药理基地及国家药品(中药)临床实验研究中心GCP建设单位,是我国西南地区闻名遐迩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医院始建于1957年,原名为“四川省成都中医医院”,同年更名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时占地面积仅8145平方米,有职工87人,设病床50张。1978年迁至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9号,1995年医院随成都中医学院的更名而改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又增挂四川省中医院院牌。医院现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标准手术室1210平方米,开放手术室9间,开放病床642张,附设一所省级正规中医中专学校。 医院名医荟萃,技术力量雄厚。全院现有职工1081人,其中医、护、技等专业人员912名,副高职以上医技人员199名,中级医技人员383名。医院有28名在临床、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9位四川省名中医。 医院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决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走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专科特色突出。医院设有内、外、妇、儿、针灸、推拿、耳鼻喉、口腔、皮肤、肛肠、骨、泌尿、神经、免疫、肿瘤、男性病等临床科室31个;检验、放射、核医学、功能检查、药剂、病理、食疗营养、医疗设备等医技科室9个。病床年均使用率在80%以上。门诊设有肾病、眼底病、糖尿病、痛风、性功能障碍、杵针、痔瘘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诊室42个,常年有百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在门诊为病人服务。 医院急症科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并借鉴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形成了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出血的优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眼科在继承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内外眼疾病,特别是对眼底病有独特的临床疗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肾病科在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难治性肾病方面独具特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将传统中医痔瘘诊疗学说与现代肛肠外科技术相结合,长于诊治复杂性肛瘘、先天性肛肠疾患,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医院建有细胞刀医疗中心,拥有全身CT、彩色多普勒、CCU、ICU、全身动细菌分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数字X线机、人工肾、眼用激光治疗机等多台大型诊疗仪器,门诊、住院部已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是一所以推拿按摩、中医护理为主要专业的省级正规中专学校,现有在校生500多人,不断地为全省中医基层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医初级医、护人才。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院,承担了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教学任务。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生授予点4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9名,硕士生导师59名。每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17名。还有博士、硕士、本科和大、中专各层次、各专业的学生300多人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见习。 作为全省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进修教育、继续教育基地,医院平均每年接受省内外约300名各科业务人员来院学习。医院负责制定的《全省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规范》,为中医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操作的方案,已作为行政法规由四川省中医管理局下发全省执行。医院在中医护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不仅承担了大学护理大专班的教学工作,还多次举办全省中医院护士下培训班,编写的《中医护理常规》也已印发全省中医院执行。 医院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设有肾病、药理、仲景学说、眼科、儿科、中医急症、血症、杵针、脏腑病、临床药理、中医护理、针推、中医药、中药制剂、肝胆肠胃病、男性病、中医耳鼻喉科、心血管病等多个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医院有一支较强的科研队伍,现承担国家各级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186项。近年来,已有90余项成果获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奖励。 医院也十分重视临床新药的开发,是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中心(成都),全国四大中药临床试验中心之一,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七大研究开发中心之一,是我国西部规模、水准的中药临床试验基地。同时医院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四川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 医院药剂部门紧紧围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开拓新领域,常年备有中药饮片560种、中成药380余种,自制院内制剂22种剂型近200个品种供应临床使用。院内制剂中有不少品种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被誉为“信得过”产品。在抗击非典期间,医院熬制的风温Ⅰ号、Ⅱ号制剂为预防非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医院在对外交流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同日本广岛县立医院结成了友好医院,定期互派研修生;同美国国际中医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接收了日本、美国、德国、以色列、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院学习。先后派医务人员赴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坦桑尼亚、圣多美、南非等国开展医疗服务。还多次派专家出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不少人还被聘为国外专业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顾问。 济世活人,杏林春意浓。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独秀于杏林的茁壮一枝,花朵,将更繁茂;果实,会更丰硕。 眼科肾脏疾病急诊科肛肠科等 -
成都军区总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270号 医院简介: 成都军区总医院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占地30余万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是西南地区一所专业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修养环境舒适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1983年起向社会全面开放。 成都军区总医院展开床位1200张,设置41个科室,50多个专业;在市中区还开设有市内门诊部;医院还是成都120急救网成员。 成都军区总医院现有各类医务人员1600余人,其中博士后10人,博士50人,硕士129人,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48人,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16人,有150人被第三军医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及讲师,2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医院现有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9个军区医学专科中心。开展的消化道内镜诊治技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射频消融术、功能神经外科、颅脑微创手术,脊柱外伤固定手术、胆道疾病、中晚期癌肿治疗、大面积烧伤救治、放射介入、肝肾移植、骨髓移植及临床药学等专科技术已在国内,军内形成特色优势。 成都军区总医院引进和购置了多种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象仪、螺旋CT、直线加速器、头部及体部X一刀、1250MAX光机、前列腺射频治疗仪、血细胞分离机及多种型号的B超声仪,设备总价值为1亿5千余万元,为临床的诊治和治疗提供了先进的硬件保障。 近来年,成都军区总医院先后获科技成果奖19项,其中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国家三等奖以上成果奖19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承办国际、全国及全军大型学术会议80多次。2002年及2003年连续两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都军区总医院作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还被省、市有关部门确定为“省市医保病人就医定点医院”,“成都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大西南优质服务明星医院“。2003年正式成为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院。 成都军区总医院致力于以优质的服务、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质量竭诚为广大军民服务。 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内外科中心烧伤整形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肿瘤科 -
成都市儿童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1617号 医院简介: 成都市儿童医院位于成都市中心,建院于1979年。医院占地面积4784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6平方米。是我市及省内一所综合性儿童医院。我院1999年经四川省批准成立“成都市儿童急救中心”,担负着成都地区及省内危重病儿的会诊、抢救、转运,儿童急救网络的建立及人员的培训任务。在全市及全省的儿童预防、医疗、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医疗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以“团结、严谨、开拓、奉献”为医院院风,秉承“一切为了儿童健康”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效果很好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医疗为中心,科研、教学为方向,努力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医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21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的138人,初级职称146人。具有硕士学位15人、本科学历87人,大专学历90人,中专学历134人。 成都市儿童医院投入大、高起点增添和更新医疗设备,目前十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达15台,总资产值1087万元。现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彩色多普尔超声诊断仪、美国呼吸机、西德麻醉机、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血球计数仪、瑞士血球计数仪、美国通用X光机、德国小儿支气管镜、日本富士侬小儿电子胃镜、德国微型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美国动态心电图系统、高压氧仓等。精良的设备增强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了医院诊疗技术处于省、市的前例。 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医院以优良的医疗技术服务于患儿,连续五年门诊病儿、住院病儿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1年门诊病儿近40万人次,住院病儿5000人次,门诊人次居全省位。2002年1-6月医院门诊、住院、观察、急诊病儿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8%、36.45%、32.33%、16.7%,平均床位周转次数25次。 成都市儿童医院现设临床、医技、职能科室34个,专科、专家门诊12个。医院在强化内涵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优质服务,提高业务水平和改善病儿就诊条件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已形成呼吸、血液、神经、新生儿、急救、康复、血管瘤、泌尿外科等特色专科。其中小儿血液、小儿急救、小儿神经专业为我院的重点学科,在省市处于领跑地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梯队建设已步入制度化和常规化的轨道。其中血液专业1999年率先在成都市建立儿科层流室,为诊治儿科血液疾病创造条件,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小儿癌症中心建立友好合作,为今后在小儿血液肿瘤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干细胞(呆狐网提醒:尚未成熟技术)(呆狐网提醒:尚未成熟技术)移植创造了条件。急救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全市乃至全省过半县市的儿童急救任务,每年抢救危急病儿200-300人次,形成全市儿童急救网络,有40多个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并对各县级医院的儿科人员进行急救培训。由于儿童急救学科发展迅速,今年10月全国儿科急救学术会首先在西部成都召开,将由成都市儿童医院承办。 成都市儿童医院大力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切实开展各级各类学术活动。从1999年开始,连续四年举办全国性的儿科新知识系列讲座学习班。每年“六一”,我们和省内、外儿科医学工作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科医学难题,交流儿科临床经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纪念国际儿童节。先后举办《儿科新知识学习班》、《小儿急救新知识学习班》、《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新知识学习班》和今年举办的《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新知识学习班》,分别邀请国内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和本院专业骨干共同授课。加强了我院与国内重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优势专业的横向联系,引进知名教授来院指导业务,带动我院专业技术骨干的成长和学术地位提高。 近年来有来自湖北、河南、重庆、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以及四川省内各级医院约300余名学员参加学习班。本院参加学习人员累计达1200余人次。尤其是去年起推出的《儿科专家论坛》本着“开阔眼界、更新知识、不断进步、整体提高”的宗旨,以其高质量、高水平在我市儿科专业领域一举占领了学术高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先后举办十五期,累计学员达1100余人次。并且准备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巩固和扩大我院在成都乃至省内的儿科学术地位和学术知名形象。为成都地区和全省培养更多的儿科专业人材的同时,从根本上推进我院医疗业务技术全面提高和发展。通过以上学术活动的带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近年逐步形成了从科室到医院的以“科室小讲座”、“专业组讲座”、“院学术讲座”和辐射成都及周围地区的“儿科专家论坛”以及每年的“六、一儿科新知识学习班”等四层次、多方位的学术活动体系。立足继续医学教育,走科技兴医之路,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才能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攀登世界医学高峰。 成都市儿童医院共获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都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成都市卫生局新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成都市医药卫生新技术多项。 在国际、刊物及专业核心刊物作者发表论著25篇,省级刊物作者发表论著15篇,部省级以上刊物第二、三作者19篇,市级作者3篇,国际学术交流论著7篇。 成都市儿童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医院依靠上级领导,密切与各级部门联系,加强社会交往。医院关注社会,社会支持医院,相互理解,在融洽的社会氛围中,医院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助,更加开拓进取。 新生儿外科妇产科儿科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医院地址:无锡市梁溪区槐树巷48号 医院简介: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0年,为无锡市较早的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内爱婴医院、江苏省母婴友好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院。医院现占地面积32.6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核定床位872张,现有总资产105872.71万元,医疗设备4164台,总价2.26亿元。现有在职员工1254人,其中高级职称211人,硕士288人,博士28人,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33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二层次1名、三层次5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5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市“科教强卫”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分别为7名、16名,第二周期省妇幼健康重点人才3名、青年人才1名。各类国内、省级社会团体学术任职200余人次。全院共设临床、保健、医技及职能科室50个,其中妇科、产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有5个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护理重点专科、2个市“科教强卫”医学发展学科。近三年立项课题120项,获得科研经费1696多万元。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74位,医院综合实力列全省妇幼保健院和妇产科医院第二。为国内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卫生部妇科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内分泌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PAC培训基地、江苏省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江苏省市级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江苏省市级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江苏省级苏南片遗传医学诊断中心。 医院充分发挥市级妇产科疾病诊疗中心作用,为育龄人群提供生殖健康服务,为广大妇女、孕产妇、儿童等提供高水平的临床诊疗和危急重症救治服务,为妇女提供从出生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的保健服务。医院还承担对全市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2019年医院门急诊102.57万人次、出院病人3.59万人次、分娩量1.21万例。医院牵头组织全市“两癌筛查”项目,全面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卫生工作指标位居省内领跑水平。医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仁爱、和谐、德高、业精”的医院精神和内增凝聚力、外增向心力、合力发展事业的精神风貌,为医院事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2018年5月医院挂牌成立“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技术协作单位”。2019年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核评审。医院荣获“国家卫健委对口支援西藏妇幼健康能力提升项目”、“江苏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竞赛团体三等奖”、“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状、“无锡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竞赛优良组织奖”、“生殖健康诊疗服务能力地区指导中心”,“无锡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医院秉承“保障母婴安全,守护妇幼健康”的宗旨,全力提升医院硬软件水平,努力建设国内知名、省内领跑的精品妇幼保健院。 妇科产科生殖健康科新生儿科遗传医学中心检验科麻醉科 -
四川省骨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西一段132号 医院简介: (新)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医院、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前列所体育医院、中国前列所三级甲等中医骨科医院、全国中医医院中第一所经中国奥委会授予的“国家队运动员指定医院”。 四川省骨科医院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门急诊年服务病员60余万人次,住院部年服务病员2.5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6万台次。在建天府新区医院项目占地面积92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按照国家三级中医医院标准设置。 四川省骨科医院设行政职能处室14个、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9个,拥有国内优等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先进的院内制剂生产线,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范围涵盖全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医院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骨科”仅有传承保护单位,以“郑氏伤科”特色中药制剂为代表的一系列院内制剂疗效显著,共有膏、丹、丸、散、口服液、搽剂等13个剂型37个品种,在骨伤骨病和运动创伤防治领域以及多个运动项目国家队中广泛使用。 四川省骨科医院坚持“预防-临床-康复”三位一体的骨伤和运动创伤治疗理念,在中西医结合骨伤、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等领域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医院技术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处于西部领跑水平,在骨创伤及骨科疾病的微创技术、老年骨关节病、脊柱损伤及退变、骨科康复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技术特点及优势,疗效和口碑俱佳。医院的运动医学专业在国内处于领跑水平,并在全国率先开展运动创伤治未病(预防)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伤病、中医药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跑地位。 医院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并重办院理念,多年来积极探索中医骨伤、运动创伤综合治疗模式创新,探索针药联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联用、内治法与外治法联用的整体治疗方案,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医院注重“医、教、研”协同发展,目前拥有1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9个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骨伤科)建设项目、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康复科)培育项目,四川省中医专科(运动创伤)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医院系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骨伤科)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四川省第一所国内高级骨病防治基地、四川省中医应急救援平台、教育部华东理工大学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基地。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是台湾体育大学在祖国大陆的第一所教学实习基地。医院在2014年在四川省内率先成立骨伤专科联盟,目前已拥有106家联盟成员,覆盖省内全部21个市(州)。医院与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澳门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四川省骨科医院致力于建立专科实力最强的区域性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四川省中医运动医学中心、儿童骨科医疗中心、老年骨科医疗中心、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医疗中心、骨科微创诊疗中心),按照“一院两区”模式,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发展,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中医药特色突出、技术和服务俱佳的精品专科医院。 该医院简介摘录自四川省骨科医院官网,2019.10.30 中医骨科西医骨科针灸推拿科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三甲 医院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 医院简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始建于1914年,2004年作为市府“一号工程”迁址发展,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503亩,建筑面积115304.51平方米;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45亩,建筑面积26,026平方米。医院环境优美,占地面积与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市之首。医院目前核定床位660张,临床科室设有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骨科、疼痛康复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介入科、ICU、消化内科、综合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妇产科、肾内科、心内科、儿科、麻醉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肝胆内科、重症肝病科、感染与免疫科、感染科、结核科、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体检中心等;医疗辅助科室设有影像科、超声医学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营养室等。医院医疗特色明显。内设肝病临床中心,集肝病内科、肝胆外科、重症医学、介入、内镜、血液净化等专家团队为一体的多学科协作医疗,重症肝病、腹水回输、人工肝等肝病治疗为医疗特色科室;普外科在腹膜后软组织肿瘤手术和科研居国内前列;妇产科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感染科为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为优势学科,结核外科和儿童结核诊治具有特色,设有临床和基础研究团队组成的结核病中心。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全数字血管造影机(DSA)、3.0T磁共振(MRI)、集成智能靶向定位机器人系统(ROBIOEX),数字化手术室、ECMO人工肺、MARS人工肝、320排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手术影像导航系统、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脑室摄像系统(脑室镜)、钬激光治疗仪(激光碎石系统)等。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产科学和传染病学加入复旦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上海市传染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之一,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基地。医院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完备的科研平台。拥有国内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良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等高水平临床和科研队伍。2016年科技影响力在传染病领域位居全国第三。拥有国内运行效率很高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国内医院系统中领跑的动物实验平台,配有高速基因分析系统IlluminaNova-seq-6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IlluminaMiniseq、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仪TissueFAXS200、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LEICADMI8等一大批先进科研设备。研究平台为国内170多家临床、科研和制药企业等提供服务,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平台共享服务先进称号。医院内设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研究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工作站;与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合作。 感染与免疫科肝病科结核科中医科儿科重症肝病科呼吸科胸外科
热门文章 更多
好消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主任季加孚教授加盟我院 2023-09-28 复杂性肛瘘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3-07-25 上海市同仁医院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好吗 2023-07-14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预约须知 2023-07-12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2023年端午节门诊急诊安排 2023-06-21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亮相中华医学会2023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2023-06-07 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 在伽马刀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023-06-02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就诊小贴士 2023-06-01 petct可以检查恶性肿瘤吗? 2023-04-25 petct吃了饭做影响结果吗? 2023-04-13 petct的注意事项 2023-04-13 做petct前为什么要测血糖? 2023-04-13 petct到底值不值得做 2023-04-13 核医学科简介 2023-04-13 petct可以做局部吗? 2023-04-12 petct的安全性如何? 2023-04-12 petct是什么检查? 2023-04-12 petct北京哪个医院可以做?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