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包含:冠心病中心、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代谢中心、高血压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心肌病病区、呼吸与肺血管疾病诊治中心。1.冠心病中心冠心病中心现任主任吴永健,副主任窦克非、袁晋青、高展、宋雷、赵汉军。阜外医院冠心病研究室创立于1978年,我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陶寿淇、陈在嘉和徐义枢教授分别担任前三任室主任。冠心病研究室是集科研、临床和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研究室,2003年更名为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心。目前有教授(主任医师)8名,其中1名工程院院士,副主任医师8名,本中心培养的主治医师7名,在院就读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生11名。冠心病中心近20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重要科研项目,从国家七五开始,八五、九五到十五攻关项目,目前还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卫生部等8项科研课题,先后荣获国家级以及院校级科研进步奖14项。冠心病中心主管冠心病监护病房和2个冠心病普通病房总共90张床位的临床医疗工作,每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5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0多例,还主管全内科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自1987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累积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12000余例(冠状动脉造影3万多例),去年全年完成2555例,今年前5个月已超过1500例,预计全年将超过3000例,在数量上不仅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医院,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一,并进入国际特大中心行列。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看一些重要的临床疗效指标,例如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已明显低于国际报道,介入治疗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冠心病中心多年来重视国际交流,已组织了十届国际介入治疗大会,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的介入治疗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同时本中心先后获得向新加坡介入大会,欧洲PCR介入大会,日本CCT介入大会以及韩国介入大会转播手术的殊荣。阜外医院介入治疗领域的知名度已享誉国内外。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我院门诊于周一至周五均设有冠心病专科门诊(包括冠心病介入门诊),对于有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优先收入病房,入院后1周内安排手术,1-2周内即可出院。对于在院外已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适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于介入治疗的前1-2天入院,如无并发症术后第3天即可出院。由于卫生部系统采取了招标购进介入治疗耗材的方法,介入治疗费用今年又进一步降低,例如支架价格较2004年又下降20%左右,因此本中心可为介入治疗患者提供最低价格和最优质的治疗。2.心律失常中心心律失常中心现任主任姚焰,副主任陈柯萍、唐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的前身是阜外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是我国心律失常领域唯一的专门研究机构和临床诊疗中心。在过去的20余年中,中心在历届院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我国的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该方面我国多项记录。目前以年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过千例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也是国际知名的心律失常研究中心之一。电生理研究室建于1981年,其前身是心电图室。该室自1956年即陆续开展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工作。196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永久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至今已安装三千余例,为国内最大系列。1973年用自制的前极放大器经导管第一次记录到希氏束电图。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各种新型起搏器均在国内首次应用。1983年安装了国内第一台双腔起搏器和国内第一台频率应答式起搏器。1985年安装了国内第一台抗心动过速起搏器。1989年和1990年国内率先开展经冠状动脉化学消融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试验研究。1990年国内首次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1991年广泛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旁道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国内首先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国内首次自行安装埋藏式自动除颤器(AICD)。心律失常中心坚持始终以最新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多年来成功救治了大量重症心律失常患者。在诊断方面以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动态心电图、食道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为技术特点,在治疗方面,对各种心动过缓性及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近十年来应用射频消融及心脏起搏技术治愈了上万例对药物无效顽固性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病例。近年来研究室承担了国家、部委以及国际多项研究项目,同时也是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与国内同行共同发展及竞争中进一步确立并更趋稳固学术领导地位。3.心血管代谢中心现任中心主任窦克非,副主任郭远林4.高血压中心高血压中心现任主任蔡军,副主任马文君。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是在原来拥有数十年历史的高血压科基础上,通过引入新学科、新技术,于2003年成立。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刘力生教授、郑德裕教授、刘国仗教授、惠汝太教授、吴海英教授、蒋雄京教授曾先后担任中心主任或病房主任。高血压中心依托其自身能力建设和全院的综合学科优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该领域最大的诊治中心之一,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高血压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在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血压中心现有床位40张,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20余名。已开展动态血压监测、四肢血压、动脉硬度及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睡眠呼吸监测等,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开展呼吸机压力滴定和试戴指导。高血压中心依托医院检验科及核医学科进行血尿儿茶酚胺、尿变肾上腺素(MN)和变去甲肾上腺素(NMN)、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尿醛固酮、尿游离皮质醇等特殊化验检查,以及131I-间碘苄胍(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了多例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中心诊治的大动脉炎病例数目前居世界第一,与核医学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利用18F-脱氧葡糖正电子发射成像(18F-FDGPET)技术,对大动脉炎进行早期诊断,对疾病活动性进行监测,对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进行鉴别,大大提高了大动脉炎的诊治工作水平。高血压中心开展继发性高血压的基因诊断工作,已为多名疑难高血压患者查明致病基因并进行了有效的针对性治疗。高血压中心在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嗜铬细胞瘤(含副交感神经节瘤)、肾素瘤等继发性高血压诊治方面,已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血压中心专长于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迄今已完成外周血管造影3500余例,已诊断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2200余例,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5%,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血压中心还拥有一支在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等术前术后护理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整体护理优质的护理团队,为提高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疾病诊治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护理支撑。高血压中心围绕继发性、疑难高血压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级和医科院校奖。<>5.心力衰竭中心心力衰竭中心现任主任张健,副主任黄洁、张宇辉。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大部分会产生心血管并发症,且该风险在已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中更高,严重干扰了肿瘤的正常治疗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甚至成为部分肿瘤患者最终的死亡原因。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及放疗引起的心血管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脏功能异常,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心包疾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目前研究显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减少和控制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为解决这一问题,张健教授、张宇辉教授在阜外医院建立了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并设立了北京市第一个肿瘤心脏病门诊,目的是想让患有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病的患者能得到专业、正规的指导及治疗。我们将和肿瘤医生携手为肿瘤患者衡量已有心脏疾病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风险和获益,并优化治疗决策,为您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保驾护航。6.心肌病病区心肌病病区现任主任宋雷,副主任康连鸣。肥厚型心肌病(HCM)、扩张型心肌病(DCM)、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ACM,也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限制型心肌病(RCM)、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心肌淀粉样变等是一类以心肌病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这类疾病有几个特点:1.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故难以及时明确诊断;2.与猝死、心衰等恶性心血管情况密切相关,故准确评估风险和提前预警非常重要;3.多是家族聚集发病,可向后代遗传,故不仅对患者本人,而且对患者整个家族的筛查和管理都必不可少。心肌病病区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特色病区,针对病因、分型、诊断、预警、治疗等临床难点和热点问题,将常规临床措施和精准医学概念的新方法、新技术整合起来,对这类疾病进行集中诊疗。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心肌病为专治方向的病区。现有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已培养和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余名。心肌病团队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各种心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于2017年,2019年分别牵头撰写并发表《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和《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制定了这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通过建立心肌病全国协作网络和合作基地,发起心肌病精准诊疗全国多中心研究,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和转化;通过定期举办“心肌病精准诊疗高级进修班”,加强全国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宣教平台和“病友会”等形式,开创医患交流和临床服务新模式。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项目。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主办核心期刊《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主编了中国首部精准心血管疾病专著《心血管疾病与精准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出版)。心肌病中心将始终坚持以认真的态度,探索的情怀,敬业的精神,挽救生命,促进健康,造福患者!7.呼吸与肺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肺血管病中心现任主任柳志红,副主任华潞、熊长明、罗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成立于1972年,曾用名:肺心病研究室和心脏肺循环研究室。肺血管病中心是心血管病内科学范畴的直接隶属于院所领导下的临床诊疗中心,设有肺血管病专科门诊和专科病区(50A病房)。现有特聘著名专家1名、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中心主任秘书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名。肺血管病中心不仅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更以其收治各种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右心疾病等疾病的独特之处而闻名于全国。肺血管病中心在全院兄弟中心科室如成人外科中心、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等部门帮助和支持下,全院各种肺血管病的诊治技术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成立之初的1972年开始致力于慢阻肺肺心病、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在全国首先建立了肺血管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标准;1964年在全国诊断了第一例无心肺疾病的肺栓塞患者;1985年开始在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致力于肺栓塞、原发性(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和研究;1990年开展了首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1997年配合外科开展了首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外科手术治疗。1997年至1999年开展了首项全国肺栓塞溶栓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本世纪初在全国率先开展肺血管炎经皮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的介入治疗。进入本世纪以来,致力于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各种肺血管病和右心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为引导全国肺血管病的发展、提高我国肺血管病防治水平、推广普及肺血管病诊疗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肺血管病中心近年承担了国家“十二•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肺循环疾病及其心功能的研究”和“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研究”等重大项目。曾承担了多项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如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科学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合作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关键技术研究”于2013年分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奖6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科技奖8项。发表论文500余篇,编写专著14部。肺血管病中心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遍布院内及国内外,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心内科进修医师和肺血管病专科进修医师。肺血管病中心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在著名专家蔡如升教授、程显声教授等老一辈专家的创业和领导下,曾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国学术界处于领导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肺血管病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心的全体人员肩负着改革与发展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阜外梦、中心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 (具体门诊时间以医院当天实际出诊停诊公告为准)

医生姓名
科室
医生擅长
门诊时间
就医服务
12345 下一页 1/13 页 254 条记录 尾页跳转至: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