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宋丽君
宋丽君

宋丽君

副主任医师 院士
所在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所在科室: 小儿内科
医生简介:
展开 宋丽君,女,1958年1月出生,汉族,长春市人。19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在白医大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工作,198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任儿科副主任,2003年博士后出站,现为硕士生导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小儿急救医学》、《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吉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长春市政协常委,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人民陪审员。

2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医、教、研第前列,主攻小儿感染,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在儿童哮喘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腹泻及小儿传染病等病机、诊断、防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多次义务地面向社区开展哮喘知识讲座,很早把全球哮喘管理创意(GINA方案)引入到长春地区并进行推广,为哮喘患儿的康复做了大量的工作。

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了大量的疑难杂症,成功地抢救了无数个濒危的患儿。曾承担及参与科研课题8项,其中《甘草甜素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为省科委资助,第一负责人。《复方驱免1号胶囊的临床前研究》省科委课题,第二负责人,《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中标课题第二负责人,《哮喘病人T细胞活化过程中共刺激信号作用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第三名。获奖13项,其中《细胞因子网络及免疫球蛋白亚类与儿童哮喘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中青年儿科医师优秀论文三等奖《甘草甜素的研究现状》、《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研究》分别获2003年、2004年中华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草甜素调节支气管哮喘Th1/Th2偏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吉林大学2002-2003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还曾荣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度优秀教师奖、吉林大学2001-2002年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奖。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三十余篇。
宋丽君,女,1958年1月出生,汉族,长春市人。19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在白医大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工作,198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讲师,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任儿科副主任,2003年博士后出站,现为硕士生导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小儿急救医学》、《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吉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长春市政协常委,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人民陪审员。

2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医、教、研第前列,主攻小儿感染,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在儿童哮喘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腹泻及小儿传染病等病机、诊断、防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多次义务地面向社区开展哮喘知识讲座,很早把全球哮喘管理创意(GINA方案)引入到长春地区并进行推广,为哮喘患儿的康复做了大量的工作。

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了大量的疑难杂症,成功地抢救了无数个濒危的患儿。曾承担及参与科研课题8项,其中《甘草甜素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为省科委资助,第一负责人。《复方驱免1号胶囊的临床前研究》省科委课题,第二负责人,《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中标课题第二负责人,《哮喘病人T细胞活化过程中共刺激信号作用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第三名。获奖13项,其中《细胞因子网络及免疫球蛋白亚类与儿童哮喘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中青年儿科医师优秀论文三等奖《甘草甜素的研究现状》、《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研究》分别获2003年、2004年中华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草甜素调节支气管哮喘Th1/Th2偏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吉林大学2002-2003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还曾荣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度优秀教师奖、吉林大学2001-2002年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奖。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三十余篇。
专业擅长:
展开 小儿感染、免疫及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腹泻病的治疗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