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急诊科

急诊科

1.基本情况:  现有医师2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7人,住院医师6人,医师中有博士(含在读)5人,硕士(含在读)10人。护士62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20人。2.医疗:  急诊科紧靠广州市中山二路,位于新门急诊大楼的首层和二层,24小时应诊。设有急诊室(含诊疗室、抢救室、清创室和手术室),重症监护室(EICU),观察区和辅助检查室(心电图、X光、B超和检验等)。该科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诊疗仪器,抢救室配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箱及各种急救药品和穿刺导管;EICU安装了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可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的监测和分析。设有重症监护床6张,观察床45张,全部配备床头吸氧、负压吸引和呼叫装置,方便病人使用。此外,还配备了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随时听从广州市急救指挥中心"120"的调度,到现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该科十分重视临床急救技能的培训,医护人员均掌握心肺脑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呼吸机、监护仪和急救药品应用等临床技能,熟悉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急性器官功能衰竭、休克、脑卒中、急腹症、各种创伤、代谢功能障碍、小儿急症等危重病的救治措施,对本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每年接诊来自广州市和外地的急诊患者超过10万人次,安排留观和住院2万人次,为社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3.教学和科研:  该科是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硕士导师3人,承担研究生、临床医学本科生、进修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自1997年以来一直开办"全国急诊医师进修提高班",每期6个月(每年5月初和11月初入学)。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心脑血管急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创伤急救,承担卫生部、省科委课题各1项,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2项。每年发表科研论文约25篇。科主任廖晓星教授主编的《新急诊手册》(福建科技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获2001年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展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 (具体门诊时间以医院当天实际出诊停诊公告为准)

医生姓名
科室
医生擅长
门诊时间
就医服务
【医疗专业特长】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现任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教研室主任。一直在国内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学习工作,从事心血管内科和急诊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三十余年,专长心血管急危重症如心脏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休克等的临床诊治;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熟悉救护车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室和危重病监护室的运作和管理;对于心肺脑复苏、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中毒、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消化道出血、严重代谢紊乱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教学专业特长】1.临床急救技能模拟教学课程2.灾难与复苏医学课程3.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与心肺复苏培训查房时间:每周一上午(急诊区)、周二上午(教学查房)、周三上午(观察区EICU)【主要研究方向】1.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重点为心肺脑复苏(CPCR)、急性心肌梗死(AMI)和肺栓塞(PE);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与急诊科管理,重点为院前急救和危重症监护;3.急救技能培训,灾难救援医学培训【学习及工作经历】1978-1983广西医学院(现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学士(临床医学)1983-1985广西医学院附一院内科住院医师、助教1985-1988广西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硕士(心血管内科)1988-1990广西医学院附一院医务科长、心内科主治医师、讲师1990-199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心血管内科)1993-1996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附一院心内科讲师、副研究员1997-现在中山大学附一院急诊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8)、博士生导师(2004)【国内外进修】1995,02-1995,10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08-1999,09香港东华三院广华医院2001,01-2001,0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大学St.Geoger医院2005,12-2006,0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应急医疗管理局急救培训中心2012,07-2012,09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科研项目】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1865):HIF-1α和NSCs联合移植经外泌体转移microRNA促进NSCs存活和增殖治疗心脏骤停后脑损伤。主持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2023):miR-26a调节GSK-3β和LINGO-1调控NSCs凋亡和分化治疗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主持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2021):亚低温通过AMPK/Sirt1/Fox01途径调控自噬保护心肺复苏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机制研究。第二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1030):拮抗LINGO-1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第二2015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0212):HIF-1α和NSCs联合移植治疗心脏骤停后脑损伤。主持2011年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B080701006):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心搏骤停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主持2014年广东省粤港共性技术招标项目(2013B010136001):心血管疾病及荧光检测试剂耗材的开发应用。参与2014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Y2-00209):基于免疫荧光定量技术的老年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试剂研发。参与【主要获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1997);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2000);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1);广东省、广州市抗击非典一等功臣(2003)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突出贡献奖(2014)【社会学术团体兼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及复苏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应急(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理事;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院前急救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与心肺复苏培训中心主任导师。【学术杂志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内科》等。【主办学术会议】1、首届国际急诊急救医师(中国)大会(2007年11月,深圳,执行主席)2、广州亚运医疗急救保障学术高峰论坛(2010年8月,广州,大会主席)3、首届中山国际急诊与灾难医学论坛(2012年12月,广州,大会主席)4、第二届中山国际急诊与灾难医学论坛(2013年11月,广州,大会主席)5、第三届中山国际急诊与灾难医学论坛(2014年11月,广州,大会主席)6、第四届中山国际急诊与灾难医学论坛(2015年11月,广州,大会主席)【学术专著】一、主编1.主编《新急诊医学》2000年3月第1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主编《实用急诊处方用药手册》2000年6月第1版,广东科技出版社二、参编1.罗森急诊医学,李春盛主译,2013年1月第1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急诊内科学,张文武主编,2012年11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协和急诊医学,于学忠主编,2011年1月第1版,科学出版社4.急诊医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彧主编2010年5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5.卫生部高级职称考试指导用书: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胡大一主编,2009年11月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6.内科急症治疗学(第5版),谢灿茂主编2009年4月第5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急诊医学教程(研究生规划教材),李春盛主编,2009年8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8.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16版),胡大一主译,2009年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9.国家继续教育项目教材:心血管检验,胡大一从玉隆李春盛主编,2009年9月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0.心脏分子标志物临床应用,胡大一杨铁生刘梅颜主编,2009年9月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1.危重急症识别与处理,赖荣德李奇林主编,2009年4月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2.急诊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黄子通主编,2009年1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3.急诊冠脉综合征,吴素华主编,2007年11月第1版,广东科技出版社14.内科临床手册,谢灿茂主编,2006年7月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5.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胡大一主编,2005年7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论著】以第一和共同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5篇,在国内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主要代表作如下:SCI论文:1.GuoqingHuang,WeiZhan,YanXiong,ChunlinHu,XinLi,YingqingLi,XiaoxingLiao*(通讯作者).Theneuroprotectiveeffectsofintraperitonealinjectionofhydrogeninrabbitswithcardiacarrest.Resuscitation2013(84):690-695(IF:4.2)2.RongLiu,XinLi,Chun-linHu,LiJiang,GangDai,Gui-fuWu,Guo-qingHuang,Hong-yanWei,Xiao-xingLiao*(通讯作者).Thechangesofbrainwaterdiffusionandbloodflowondiffusion-weightedandperfusion-weightedimaginginacaninemodelofcardiacarrest.Resuscitation2012(83):645-651(IF:4.2)3.LiYQ,ZhangMF,WenHY,HuCL,LiuR,WeiHY,AiCM,WangG,LiX,LiaoXX*(共同通讯).ComparingthediagnosticvaluesofcirculatingmicroRNAsandcardiactroponinT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linics,2013.1(IF2.5)4.FuQL,LiaoXX,LiX,ChenD,ShiJ,WenW,LeeDH,SoKF.Solublenogo-66receptorpreventssynapticdysfunctionandrescuesretinalganglioncelllossinchronicglaucoma.InvestOphthalmolVisSci.2011Oct28;52(11):8374-80.(IF:3.8)5.Chun-LinHu,RongLiu,Xiao-XingLiao,Hong-YanWei,XinLi,HongZhan,Xiao-LiJing,YanXiong,Guo-QingHuang,Gui-FuWu.EarlyEnhancedExternalCounterPulsationImprovesNeurologicalRecoveryafterthe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inaMongrelDogCardiacArrestModel.CritCareMed,2013;41.(IF:6.33)中文论文:1.低氧诱导神经干细胞凋亡和miR-26a低表达[期刊论文]李芳魏红艳邓宇斌李欣李恒杰胡春林卢远征廖晓星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年01期81-86页2.iPSC-MSCs对CoCl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杨焰李慧孙占朋胡春林荆小莉魏红艳廖晓星李欣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年06期1036-1041页3.NgR1在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期刊论文]李慧荆小莉李欣胡春林魏红艳熊艳詹红廖晓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年23卷03期275-278页4.拮抗髓鞘抑制蛋白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机制[期刊论文]李欣蔡杰胡春林魏红艳荆小莉詹红廖晓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年23卷02期163-167页5.理论授课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急诊医学见习方法的探索[期刊论文]魏红艳王科科胡春林李欣詹红荆小莉熊艳廖晓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年05期101-102页6.介入与溶栓疗法救治院外心脏骤停的比较[期刊论文]李颖庆柳娜胡春林魏红艳李慧李欣廖晓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22卷06期606-611页7.经食道-胸壁电刺激建立兔心脏骤停模型[期刊论文]黄国庆詹蔚熊艳文明祥邓宇斌李颖庆廖晓星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年33卷02期245-250页8.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心脏骤停犬血管内皮的影响[期刊论文]刘荣廖晓星李欣胡春林黄国庆戴刚伍贵富中国急救医学2012年32卷04期322-325页9.心脏骤停救治中的共识与争议[期刊论文]廖晓星魏红艳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年05卷04期281-283页10.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与百草枯中毒后兔肺损伤的关系[期刊论文]史晶胡春林高渝峰廖晓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年20卷07期712-716页11.心搏骤停后的脑保护策略[期刊论文]廖晓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年19卷01期7-10页12.甲型H1N1流感流行急诊科应特别关注[期刊论文]廖晓星中国急救医学2009年29卷05期454-455页13.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凝血-纤溶改变及药物的干预作用[期刊论文]廖晓星蔺际李欣魏红艳李玉杰荆晓莉詹红伍贵富方典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17卷01期9-13页
1/1 页 18 条记录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