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跌倒行动月|空巢老人常见意外伤害自救小贴士
时间:2024-05-14
5月3日-6月6日是老年人防跌倒行动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功能都呈下降的趋势,身体也变得不再灵活,跌倒在年轻人看来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对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来说,却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
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亲属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包括老年夫妇或丧偶独居的孤寡老人和未婚老年人,是急症、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高危群体。空巢老人发生跌倒应该怎么办?意外跌倒,如何正确自救?一起来看看空巢老人跌倒的自救指导,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
跌倒后怎样起身?
人在跌倒之后,往往第一反应就是要爬起来,但在卫生部出台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 :老年人跌倒后 , 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跌倒后的现场处理。因此发生意外摔倒后,总的原则是:不要贸然起身,先评估受伤情况,只有在没受伤的情况下、感到自己有足够力量时,才应考虑站起来。
如果没有受伤,缓慢爬起
爬起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可以先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觉得累就休息一会,直到转为爬行姿势。接着,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或其他家具,过程中如果感觉累,就暂停休息一下。来到椅子旁边后,把手放在椅子上,一次一只手,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然后,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坐在椅子上,在做其他事之前,先坐下来喘口气。
如果受伤了,冷静求助
如果感觉到自己受伤了,千万不要着急起身。这个时候首先要保持冷静,休息片刻,找出身体受伤部位,使用紧急医疗警报设备,或给120、家人打电话求助。如果附近有枕头,把它放在头下;如果附近有毯子或衣服,在等待帮助时用它们保暖。如果附近没有医疗警报设备或电话,就大声呼救,如果不能大喊大叫,就抓住附近的东西,敲打地板或附近家具,以产生声响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获得帮助。
跌倒损伤,急救4步骤
(1)休息——如跌倒后发生扭伤、肌肉撕裂等意外,首先要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休息,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受伤后马上休息,可促进患处复原,减少疼痛、出血或肿胀,以防伤势恶化。
(2)冰敷——伤后立即冰敷10分钟,拿开冰袋,休息15分钟后再进行冰敷。冰敷有助收缩血管,减少肿胀、疼痛及痉挛。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4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皮肤感觉麻木时可以暂时结束。
(3)压迫——为了控制受伤部位肿胀的发生,还需对患处进行压迫处理。可用弹性绷带来包扎固定,这样可对患处产生压迫作用,阻止伤病向邻近区域扩散,从而减轻肿胀。同时注意绷带不要过紧,如果伤者感到刺激、麻木或肌肉变紫,应将绷带放松。
(4)抬高——在压迫的同时,还应确保伤处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有利于改善伤处血液循环,避免肿胀。当发生骨折或脱位,应先用夹板固定后再抬高,然后尽快到医院就医。
科室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老年医学科涵盖老年脑病、肺病、心病、失眠、肌骨病变等多专业,在历届主任的带领下,进行日常临床诊疗及医疗保障工作。失眠专科成立于2003年,是融合心理学、神经内科学、老年医学和中医内科学的特色专科。以中医“天人相应、心神合一”理论为基础,发挥中医药辨证辨病治疗特色和优势,主要防治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醒后不易入睡、自觉多梦、夜惊、梦魇等睡眠障碍,以及以失眠为核心的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性抑郁症、退休综合征、夜间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和焦虑抑郁等心身疾病。治疗过程中强调整体治疗观,给予“人手一方,人次一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完善相关专科检查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药物治疗联合作息调整、优化饮食结构,辅以情绪疏导从而达到优化诊断治疗的目的。
门诊时间
东院:周一到周五全天
西院:周一到周六全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