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普】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格外重视预防骨折
来源: 医生在线 时间:2022-01-25
(本科普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加,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的先祖早就认识到“肾主骨”,意思是骨骼的健康状况主要受肾脏影响,这一观点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尤其是肾功能明显减退者,都普遍存在骨骼病变。另一方面,骨折的发生不仅仅是骨病的原因,摔倒、用力不均或外力撞击等,均是常见原因“外因”,而这些“外因”在肾脏病病人中也非常常见。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格外警惕骨折。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骨折患病率高
不同年龄段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其骨折发生率都显著升高,而且随着肾功能下降和年龄增长,骨折发生率大幅度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的患者,其骨折的风险比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 ml/min的患者高5倍!大于65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3年随访过程中,每10名女性中有1例发生骨折,每20名男性中有1例至少发生过1次骨折。透析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4倍。
二、慢性肾脏病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
采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来进行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FRAX中明确的骨折常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有以下情况,需格外警惕骨折的风险。
除了FRAX工具外,临床上还可以采用多种其他方法来判断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包括骨密度、骨骼的影像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等。
三、跌倒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上所述,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骨折并不仅仅是骨骼疾病的问题。例如跌倒或外力撞击等,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常常因以下因素而容易跌倒:①衰老本身引起虚弱;②合并神经系统、眼、骨关节、心理和认知功能等疾患;③居家环境不熟悉(尤其是地面易滑倒);④诸多药物可增加跌倒风险,如安眠药、抗抑郁药等。因此,防骨折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方面,管理比治疗更重要。慢性肾脏病患者骨折的防治需要结合多方面共同进行。虽然有一些新的药物对骨质疏松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综合管理(特别是防跌倒)仍尤为重要。
四、骨折大大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风险
一旦发生骨折,往往需手术治疗,患者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肾脏病恶化速度明显加快,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患病率也大大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大型研究发现,肾脏病患者发生骨折后,其死亡风险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
综上所述,骨折是慢性肾脏病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肾脏病患者要格外警惕发生骨折。特别重要的是,骨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骨以外因素的影响(中风,肌少症,认知障碍,药物如降压、心理治疗等),预防骨折是“系统工程”,诸如合理用药、护理、营养和心理等等,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尤其应对所有慢性肾脏病(尤其老年)进行骨折风险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本人以及家属也需充分重视在各个环节注意防止跌倒和预防骨折。
转载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肾内科
原作者:肖婧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