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

ICU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观察、抢救、治疗和护理的加强治疗单位,是医院进行重大手术、危重急症的坚强后盾。 收治各种危及生命或有潜在风险、经ICU诊治后短期内能获益的危重病人,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或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 学术地位浙医一院ICU创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目前已经是一个功能齐全、制度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ICU。科室配有经过严格训练、一流水平的医疗和护理专业队伍;配有原装进口、世界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全自动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仪、血气分析仪、除颤起搏器、输液泵、注射泵、降温毯等监护抢救治疗设备;在呼吸衰竭、循环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救治方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承担全省各种危重症的诊治,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危重病诊治中心,专科医生培训基地。随着该科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浙江省第一批获得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科室。接受省内外进修医生每年大于100名;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机械通气的最新进展》、《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CRRT的临床应用》、《外科脏器功能评估和支持》,累计学员达3000余名。技术优势网络医疗协作平台的重要科室,承担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教学查房等医疗服务。拥有配套齐全的诊治、监护设备,如功能齐全的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仪、血气分析仪、光导纤维支气管镜、除颤起搏器、降温毯,ECMO,床旁超声,床边电子病历系统。能熟练进行床旁CRRT治疗、放置PICCO及漂浮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纤支镜、床旁ECMO,床旁超声等。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网络医疗协作平台的工作。研究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脓毒症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方法。研究脑死亡的诊断及判定方法,完善实施程序及相关流程。探索和完善器官捐献的程序和相关流程本科特色专业特色显著,网络医疗协作平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项目已覆盖浙江省5家省级医院、76家市县医院,江西、四川、贵州3家市县医院.累计进行远程重症会诊3518例,远程持续监护233例,192次远程查房,126次远程专题教学和学术研讨;8次远程手术直播、远程护理培训和国际合作交流.建立了能够由网络保持同步联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固定临床研究平台.目前本中心网络内总监护床位768张,年收治危重病人总数>2.2万人,提升了临床科研效率和水平,结果显示,省级医院危重症会诊量提高了293.17%,远程重症会诊占会诊比例76.82%。专家省内异地会诊所需时间从平均的5小时降低到0.5小时。ICU平均病死率下降11.6%,床位利用率提高6.1%,危重患者转院率下降38.3%,医疗纠纷减少28.57%,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2.5%。在5.12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利用项目成果,迅速建立了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的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温家宝总理现场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在甲流爆发期,浙江省在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了全省甲型H1N1流感网络救治平台,通过平台纳入了13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入临床观察研究和治疗,为浙江省甲流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省委书记赵洪祝亲临现场高度肯定。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营养支持技术、人工气道建立技术、肾脏替代及血液净化技术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禽流感H7N9爆发时期,承担所有H7N9患者诊治,并运用全世界最先进的人工肝,ECMO,干细胞等技术及时挽救生命,保持了全国最低的死亡率,副总理刘延东亲临视察,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最早在国内开展脑死亡的判定研究。教育培训接受外单位进修医生每年大于100名;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机械通气的最新进展》、《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CRRT的临床应用》、《外科脏器功能评估和支持》,累计学员达3000余名。

[...展开]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