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部科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荐医生


梅同华
擅长:
诊治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呼吸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及危重症的救治
简介:
梅同华,女,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从医30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癌的早期诊治,及肿瘤的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在诊治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呼吸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及危重症的救治有独到见解,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治疗技术上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全国开展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新技术;系本市呼吸内科著名专家之一,中华医学会重庆呼吸专委会委员、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专委会委员。已培养多名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曾先后主持省部级和市级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课题及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杜先智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衰竭、哮喘、肺结核、肺癌的防治,在呼吸系疾病的心理防治模式
简介:
杜先智,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行政副主任,呼吸病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留校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工作。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不仅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精深的掌握,而且对呼吸系统的疑难疾病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呼吸衰竭、哮喘、肺结核、肺癌的防治。在呼吸系疾病的心理防治模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呼吸支持技术,心肺复苏术、经皮肺穿刺术、纤支镜术有着很好的运用技能。在科研方面有较强的科研思维能力,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庆市卫生局各类科研课题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核病与免疫,次要研究方向为气道损伤与防护,已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书1部。


兰箭
主治医师
擅长:
简介:
兰箭,女,医学硕士,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9年,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顺利指导下级医生和进修医生的临床工作,具备院内外会诊能力,能结合文献、资料,对呼吸系统的疑难病进行综合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处理意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研究进展。在科研方面有较强的科研思维能力,至今已发表省级学术论文数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恶性胸腔积液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李敏超
主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及救治工作,对危重、疑难病有独到见解及较高的诊治
简介:
李敏超,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1996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呼吸内科,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10年。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能掌握本领域的国内最新知识和理论,熟悉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及救治工作,对危重、疑难病有独到见解及较高的诊治水平。熟练掌握呼吸机、纤微支气管镜、肺胸膜活检、经鼻气管插管等技术。研究方向为肺癌的免疫治疗,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CSCD3篇。


周向东
主任医师
擅长:
慢性呼吸道炎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治疗
简介:
周向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系中华医学会重庆结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委、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非典防治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食物药品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任多种国家级杂志编委。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其后供职于南京军医学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并于88年至94年间分别于第二、三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94年起供职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呼吸内科,此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及科室行政副主任,2001年起供职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至今。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医、教、研工作,对本科常见、多发及疑难病的诊治有着精深的把握,尤其对慢性呼吸道炎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手段,疗效领先,由于同时对呼吸道的清洁养护技术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故对上述常见病的预防和病情控制有独到之处,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现带教研究生1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博士生数名。承担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7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呼吸道炎性疾病粘液高分泌的发生及干预研究。次要研究方向为急性肺损伤的发病及防治研究。相关研究结果近些年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60余篇。部分研究论文汇总获2002年度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相关研究获两项新型发明专利。2005年获香港大学郑裕肜博士资金研究员项目(全国4人)资助,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从事一年客座研究员工作,受导师亚太呼吸病学会主席MaryIP教授指导,在业务技术、管理理念和对外交流方面有了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