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医院资讯 > 正文

院士领衔!国内较早的一个公立乳腺专科医院——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时间:2020-10-15

9月11日上午,我院正式挂牌成立逸仙乳腺肿瘤医院。这是国内较早的一个公立乳腺专科医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院长宋尔卫教授领衔,以开拓乳腺癌诊疗新领域、提高肿瘤治好率为导向,整合肿瘤、心血管、内分泌、康复、妇科生殖及精神心理等多个临床学科,打造全链条的高水平乳腺癌诊疗和研究综合体系,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多方位、全周期、一体化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紫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主任曾路、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乳腺专业嘉宾、媒体记者、合作单位代表及我院领导班子等12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由宋尔卫院士担任院长,苏逢锡教授任荣誉院长,刘强教授任执行副院长。揭牌仪式上,我院党委书记王景峰教授分别为宋尔卫院士、苏逢锡教授、刘强教授颁发聘书。王景峰书记表示,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的成立是我院乳腺肿瘤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全力支持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的建设发展,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逸仙品牌,为推进我国乳腺疾病综合防控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贡献“逸仙力量”。宋尔卫院士表示,医院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引领,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正式挂牌,标志着我院乳腺肿瘤学科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在这个新的发展平台上,我们将深入践行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助力进一步提升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苏逢锡教授表示,2004年之前的十年时间里,他和宋尔卫院士共同开创我院乳腺专科的创始之路。在宋尔卫院士的带领下,通过临床技术、科学研究、管理模式的创新,乳腺肿瘤中心获得了迅速发展。相信逸仙乳腺肿瘤医院的成立,会让国内乳腺专业发展拉开新的序幕。会上,宋尔卫院士为 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颁发逸仙医学客座教授聘书。揭牌仪式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紫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主任曾路、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我院宋尔卫院士、王景峰书记、苏逢锡教授共同为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揭牌。

打造国际优等乳腺肿瘤医院,坚持“三个面向”引领“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乳腺肿瘤医院,引领我国乳腺专科发展,提高我国乳腺肿瘤诊治水平已迫在眉睫。”宋尔卫院士表示,成立逸仙乳腺肿瘤医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乳腺肿瘤中心,是坚持“三个面向”引领,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应了总书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要求,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面向学术前沿,乳腺肿瘤引领着实体肿瘤治疗理念。1894年Halsted提出乳腺癌治疗手术后,使乳腺癌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术后一年的生存率达到50%以上,由此影响了实体恶性肿瘤的治疗理念,推动发展了实体肿瘤标准的大块切除(EnblocResection)和区域淋巴清扫术式。20世纪70年代初,Fisher等提出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从一开始就是全身性的疾病,在肿瘤早期癌细胞就有可能转移到远处器官,包括肺、骨、肝等。因此,强调对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全身综合治疗模式,提出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治疗术相比,保乳术加放疗加全身综合治疗模式不会增加患者复发风险,且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种尽很大可能保留器官的肿瘤治疗手术理念,又在其它的实体肿瘤治疗中得到验证。我院乳腺癌团队是我国较早开展保留乳房治疗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保腋窝手术的团队之一。进入21世纪后,我院乳腺癌研究团队在宋尔卫院士的带领下,通过对乳腺癌生长的微环境以及远处转移的器官组织、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肿瘤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肿瘤生态学说,指导以提高抗肿瘤特异性免疫为目的的综合免疫治疗理念,利用保乳术后保留的肿瘤土壤作为材料,通过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近十年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91.8%,达到国际高等乳腺癌诊疗中心的水平。我院在乳腺癌领域的理论研究处于国际领跑水平,并开辟了乳腺癌精准外科领域;从诊断分型卡脖子问题入手,研究开发基于多个RNA的乳腺癌精准诊断分型试剂盒等。该院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重大项目等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任务,在国际很高等期刊CNS及其子刊持续发表原创性论著,发表乳腺领域高水平论文数量曾位居世界第三。研究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第四位,先后两次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医院下设11个临床专科和研究机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多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恶性肿瘤是多因素、全身性疾病,乳腺癌更是如此,其病因、预防、诊断、治疗均涉及多个学科专业。乳腺肿瘤患者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后,往往可以长期存活。但是多年后,由于放疗、化疗等治疗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增高,有的患者会出现心理情绪障碍问题,也有年轻患者有生育需求,这些问题依赖单个学科是不能解决的。我院乳腺肿瘤中心多年来依托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对乳腺癌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康复的乳腺癌患者长期随访追踪,提供多方位的综合医疗服务,保障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实现多方位、全周期保障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我们已在乳腺肿瘤中心的基础上,成立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依托传统百年老院的强大综合实力,一方面打造集乳腺肿瘤预防、诊断、特色专科治疗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治疗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对乳腺癌患者远期的健康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建设包括11个临床专科和研究机构的乳腺肿瘤医院。医院下设乳腺外科、乳腺内科、乳腺诊断专科、乳腺整形外科、乳腺放疗专科、树华乳腺癌研究中心、肿瘤内分泌科、肿瘤心血管科、肿瘤心理支持和咨询科、肿瘤生殖科、肿瘤康复科等11个临床专科和研究机构,是国内多学科团队配置较完整的乳腺肿瘤诊疗综合体。医院规划以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为旗舰,由宋尔卫院士领衔,打造多学科诊疗基础和临床融合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南方布局乳腺肿瘤医院诊疗网络。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采用“1+N”联动发展模式。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是典型的“富贵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女性乳腺癌在过去十几年里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3.9%,死亡率每年增长1.1%,日益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巨大威胁。其中,我国城市每年因乳腺癌死亡人数占新发病人数的比例是23%,而农村则高达33%。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显著年轻,中位发病年龄在48岁,而欧美的中位发病年龄是64岁。但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70-80%,离欧美的90%以上还有相当的距离。与欧美备受重视和发展成熟的乳腺专科相比,我国乳腺专科的发展既往不受重视,大多仅为普外或胸外科的一个小分支,治疗手段也比较单一,以手术切除为主。虽然近年来我国不少医院成立了乳腺专科或乳甲专科,但这仍与我国快速增加的乳腺癌发病率以及日益复杂的乳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形成很大的反差,是我国乳腺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和发展好乳腺学科,对提高我国乳腺癌治好率,降低该病对于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至关重要。据悉,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将打造覆盖华南地区的连锁医院网络,由中心城市医院、省会城市医院、地级市医院和县级市医院的四级网络,从上而下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协同发展,大幅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真正践行“分级诊疗”政策。连锁医院的发展考虑采用“1+N”联动发展模式。“1+N”是指:在中心城市设立旗舰医院(“1”院);“N”院是指在旗舰医院所在地周边地区或周边省份分别设立规模相对较小的医院或专科,通过网点分布方便患者就诊,提供标准化专科诊疗服务。“联动”是指:1家品牌旗舰医院为N家便民医院提供专家和技术指导支持,提升其业务能力,确保常见病处理能力的标准,而N家便民医院则为1家品牌旗舰医院提供疑难病源。通过“1+N”结构联动,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乳腺病连锁医院的共赢。宋尔卫院士表示,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将以年轻乳腺癌、疑难乳腺癌和先进技术如免疫治疗为突破口,扩大临床规模和国内外影响力,在10年内达到国际优等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乳腺肿瘤诊治水平。

“保乳手术”造福患者,高水平科研成果回馈临床2019年,我院乳腺肿瘤中心乳腺专科门诊近10万人次,收治新发早期乳腺癌2000多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医院保乳手术率现有10%-20%,而该中心的保乳手术率达到51.7%,远超国内同行,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十年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1.8%,在乳腺肿瘤规范化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方面国内领跑并达国际水平。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刘强教授介绍,保持如此高的保乳率和5年生存率主要得益于精准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疾病管理。乳腺肿瘤中心在全球首先提出了改良腔周切缘评估联合术中冰冻评估法用于保乳手术的切缘评估。该方法经济、便捷、准确性高,适合中国国情并易于推广,且得到了美国ASBS专家共识采纳和 。许多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保乳手术后具有长期的无病生存,基于此,宋尔卫院士提出剩余乳腺组织中的微环境在术后的系列辅助治疗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并提出保乳手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治疗微环境,为保乳手术的学术发展指明了全新道路。其团队同时开展的系列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探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中心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在新辅助治疗前常规行原发乳房肿瘤和阳性腋窝淋巴结金属标记夹定位的机构。采用这种精准定位的治疗模式,在接受术前化疗后,即使肿块和淋巴结缩小很多甚至“找不到”,乳腺外科医师也能在术中精确地找到原发肿瘤治疗前的位置,准确切除可疑残留病灶,提高保乳保腋窝机会。刘强教授提到,该中心还是国内较早开展全程疾病管理服务的专科,目前有6名专职的疾病管理师,她们负责患者常见问题的咨询和安排好各项治疗的跟进,实现乳腺肿瘤患者的全流程管理。乳腺肿瘤中心科研实力雄厚,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攻关后,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回馈临床,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该中心先后获得国内科研基金数60多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在Cell和Nature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目前在研的临床研究项目65项,其中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14项。学科带头人宋尔卫教授在2019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近十年来,宋尔卫院士团队都在关注乳腺癌肿瘤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并将此比作“种子”与“土壤”。他们率先提出,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可通过辅助治疗将剩余的乳腺“土壤”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抗癌免疫细胞的“生产基地”。2020年上半年,乳腺肿瘤中心就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高等学术期刊发表。宋尔卫院士在《Nature》发表文章,首先揭示了肿瘤细胞膜蛋白CCDC25作为NET-DNA受体介导肿瘤转移,为预防恶性肿瘤转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苏士成教授团队首先揭示了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机制,为判断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及患者的疗效预后提供标志物,研究成果在《Cell》上发表。宋尔卫院士团队根据前期的基础研究结果而发起的II期临床研究也在《journalforimmunotherapyofcancer》发表,报道了世界上较早的一个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在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部分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甚至因此而获得了较长期的生存。

传承与发展:从4张床位到华南很大我院乳腺肿瘤中心在90年代创建之初,只是一个小小的专科,刚开始只有4张床位。苏逢锡教授长于临床治疗,宋尔卫院士精于科研,两人各司所长、配合默契,让乳腺肿瘤中心在临床和科研上齐头并进,迅速发展壮大。宋尔卫院士惜才爱才,在团队的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乳腺肿瘤中心主任刘强教授是2011年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副主任苏士成教授在宋尔卫院士团队的悉心栽培下,成为医院本土培养的3位国家优青之一。苏士成教授介绍,宋尔卫院士的团队也是其培养医学科学家的一个雏形模式。团队中有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等多背景的学生,多学科的背景能够带来更多知识和思维的碰撞。每周,宋尔卫院士都会雷打不动地召开一次实验室例会,手把手指导每位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研究思路,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回解决临床问题中。在宋尔卫院士的带领下,这个优秀的团队培育出了多位获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优秀人才。目前,乳腺肿瘤中心拥有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讲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59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0人。许多科研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乳腺肿瘤中心“90后”杨林槟博士今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为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找到新的预测以及潜在治疗靶点,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陆艺文博士今年3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研究发现了肿瘤化疗后出现的B细胞新亚群及其调节机制;黄迪博士于2018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Immunology》杂志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显示通过靶向lncRNA可望提高过继性T细胞的抗肿瘤疗效;陈菲博士于2019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CellBiology》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率先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特异表达的lncRNAHISLA可通过外泌体包裹传输的方式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调控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为靶向恶性肿瘤提供了新思路;陈嘉宁助理研究员于2018年2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发现了可介导化疗耐受可诱导具有促癌功能的成纤维细胞新亚型,并证实通过靶向这群成纤维细胞可抑制肿瘤生成,增强化疗敏感性;赵菁华博士和邢悦博士于2018年10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发现单抗治疗可诱导巨噬细胞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导致免疫抑制,从而提出临床上联合单抗药物和免疫治疗的新方案。正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团队师生间的传承,为乳腺肿瘤中心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成为国内领跑、华南很大的乳腺肿瘤综合诊疗中心。此次成立的逸仙乳腺肿瘤医院,将进一步壮大乳腺肿瘤临床和科研团队,为提升我国乳腺肿瘤诊治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分享

内容推荐

疾病: 就诊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攻略 看病过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交通指南:公交线路乘1、4、8、31、48、57、58、61、64、66、82、102、103、110、128、134、131、181、186、202、208、217、219、236、238、243、277、281、556、823路公共汽车途径一德西、爱群大厦、人民南、均可到达中山二院,三、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预约挂号方式:1.手机预约:(1)电话预约:①健康之路:4006677400全国热线,国语服务(8:00至21:30);②114/翼健康:114(24小时服务);(2)APP预约:①平安好医生APP(患者需有我院门诊已实名认证的诊疗卡/号);②114/翼健康(患者需有我院门诊已实名认证的诊疗卡/号);(3)微信预约:①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入个人中心→“我的信息”绑定患者诊疗卡→点击我要挂号;②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微健康”,进入“我的”→“个人中心”绑定患者诊疗卡→点击我要挂号;③关注微信公众号“114/翼健康”,进入“挂号服务”“个人中心”绑定就诊人诊疗卡→点击“预约挂号”;(4)支付宝预约:添加支付宝生活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添加“个人中心”→“我的信息”绑定患者诊疗卡→点击“我要挂号”;2.现场预约:(1)门诊大厅预约就诊登记服务台(预约挂号),提供现场预约服务;(2)在医生诊间系统可提供14天内预约挂号服务,必须在24小时内凭《诊间预约挂号凭单》到挂号窗口缴费取号;四、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预约挂号注意事项:(1)预约挂号可预约未来7天的号,放号时间06:30(如:本周一上午6:30放下下周一全天预约号);截止预约次日号源时间为每日23:59;(2)微信/支付宝当班号源开放挂号时间为:上午7:15、下午13:00;(3)同一个诊疗卡挂同一位医生、同一时段只能挂1个号;(4)就诊前一天23点前可取消预约,超过时间不可再取消预约及退费(我院热门专家号张建平、罗丹峰一经预约,不能取消预约挂号。如需退号,需在预约就诊当班到现场退号窗口凭个人有效证件办理);(5)已预约的患者就诊当天请在就诊时段开始前30分钟到医院窗口或自助机取挂号小票,然后前往科室就诊。并持病历本到相应诊室门口候诊;迟到的患者将由接诊医生或楼层服务台安排就诊顺序;(6)部分热门教授预约挂号需患者本人人脸识别预约(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是我院官方微信服务号和健康之路);(7)挂号当班(当日当次)有效;(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官网)【详情】 #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