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医院资讯 > 正文

第三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脏外科病房顺利完成一例幼儿心内膜单腔起搏器植入与心外膜起搏器拔除术

时间:2020-11-09

患儿2岁8月,系G2P2,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5kg,按时接种疫苗,目前身高90cm,体重11.5kg。母亲孕检时发现胎儿心率慢,出生后诊断为先天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出生后反复发作意识丧失,抽搐。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作为起搏器的十分适应症,常规选择心内膜起搏器植入治疗。心外膜起搏器由于手术创伤大,围术期并发症多,起搏器慢性阈值增高,电池过早消耗等缺点,并不作为起搏器适应症患者的常规 。但对于婴幼儿年龄过小、体重过低(<10kg)、生长发育需要等情况,或存在外周血管并发症无心内膜植入血管入路等特殊情况,无法实现心内膜起搏器治疗时,需要选择心外膜起搏器植入治疗。2018年9月于我院心外科行心外膜长期起搏器安置术,术后患儿喂养及生长发育良好。

8个月前患儿再次发作意识丧失,口唇发绀,持续3-4分钟后好转。复诊发现起搏器阈值增高,起搏器功能障碍,上调起搏电压及脉宽后可正常起搏。但由于上调输出电压和脉宽后起搏器电量耗损迅速,此次来诊时起搏器电量已不足1月,考虑患儿起搏器依赖,建议行起搏器更换。与心外科会诊后制定手术方案首先由心内科行心内膜单腔起搏器植入,后由心外科行心外膜起搏器拔除术。由于患儿年龄过小,两部分手术均需全麻下进行,第三心血管内科病房副主任邹德玲主任与心脏外科病房主任李东玉主任考虑患儿家庭条件差,且为了减少麻醉次数,商议后决定此次手术在一次全麻下进行。由于我院目前暂无完善介入杂交手术室,院内多方协调后,在心内科、心外科、手术室、麻醉科、放射科多科室的协作下,手术拟于心外手术室进行,首先行X线引导下心内膜起搏器植入,邹德玲副主任克服了患儿低龄低体重、锁骨下静脉穿刺难度大等困难顺利完成心内膜起搏器安置,调整参数后,患儿起搏正常后重新消毒铺单,由于患儿心外膜起搏器已经放置3年,所以心包腔内粘连较重,李东玉主任仔细游离组织后小心将已经长在心脏膈面的心外膜起搏器取出,手术取得了成功,患儿拔管后返回心内科CCU,在两个病房医生、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患儿已经顺利出院。

第三心血管内科病房

/

王少君

心脏外科病房

/

梁延霄

第三心血管内科病房

心脏外科(护理单元)

/

徐丽美

分享

内容推荐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