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医院资讯 > 正文

第三神经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病房:多模式监护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治疗脑缺血

时间:2020-11-18

提到脑缺血,要从脑卒中说起。“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80%左右,其中30%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颈动脉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一、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手术治疗主要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目前现有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到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许多中心开始对CEA进行系统研究,多项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CEA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和症状性中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现在,北美每年CEA可达到17万,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优选方案,是颈段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手术适应症:

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检查≥60%;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但其他检查提示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

3)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50%;

4)对于高龄患者(70岁以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比支架,有较好的预后;

5)不稳定斑块患者,更倾向于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6)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多数国际指南 优选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因为有充足的证据表明CEA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围手术区乃至远期脑卒中及死亡率。

盛京医院第三神经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病房自2008年开始,在东北地区较早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至今手术例数已超过500例,术中应用超声脑血流监测(TCD),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确保手术安全有效。近7年,无术后脑卒中事件发生。

术中脑血流实时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实时反应血管阻断前及阻断后脑血流变化,体感诱发电位实时监测脑功能。斑块剥离后,应用16兆探头探测血管开通情况。

应用颈前横纹手术切口,既美观又微创,切口皮内美容缝合,术后瘢痕极小。

手术治疗颈动脉支架后再狭窄:对于颈动脉支架后再狭窄患者,也可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以采取CEA手术治疗,而对于颈动脉闭塞的患者,由于颈动脉已经完全堵塞,无法通过CEA手术开通,可以采取脑血管搭桥的办法重建脑血流,达到改善脑缺血的目的。

手术适应症:

存在因颈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缺血症状或脑梗塞,经CTA证实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等主干血管闭塞,脑灌注CT证实同侧半球处于低灌注缺血状态,经脑血管检查评估,拟搭桥血管条件优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术(STA-MCA

bypass)治疗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通过将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与颅内大脑中动脉M4段进行血管吻合,可将颈外系统血液引入颅内,达到改善脑缺血的目的。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术治疗烟雾病:

对于烟雾病患者,脑血管搭桥是现有治疗方法。我科应用直切口微侵袭血管搭桥,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取得满意效果。

CEA+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术:对于一侧颈动脉闭塞而另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先行CEA开放狭窄侧颈动脉,再结合血管搭桥治疗颈动脉闭塞侧,以达到重建脑血运的目的,疗效确切。

综上,盛京医院第三神经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病房在常务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刘云会及第三神经外科李少一副主任的带领下,在脑血管外科手术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精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科室一直秉承着“服务,关爱,技术,尊严”的科训,竭诚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分享

内容推荐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