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医院资讯 > 正文

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举行2020年“世界慢阻肺日”宣教活动

时间:2020-1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毒有害气体或颗粒物中从而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慢阻肺是位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之后,与艾滋病并列的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2018年4月10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王辰院士团队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达13.7%,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较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慢阻肺也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机构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WHO将每年的11月第三个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2020年11月18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为“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

2020年11月19日上午9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召开大型“世界慢阻肺日”健康宣教活动及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加强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目的,让慢阻肺患者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活动现场,来自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浙大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侯任主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国慢阻肺联盟常委李雯教授,从什么是慢阻肺、如何识别慢阻肺到慢阻肺远期的危害,再讲到慢阻肺早期的诊断与筛查,较后讲到慢阻肺的防治,授课内容不现有当前新的的统计数据,也有形象生动的图片对比,内容浅显易懂又不乏趣味,增加了现场病友和家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解,并对该疾病的防控重点以贴近生活的举例方式进行了阐述,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随后来自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浙江省肺功能联盟成员及秘书、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组成员的应英华主任,发表了题为“远离烟草,早日健康”的精彩健康宣教演讲。慢阻肺的众多病因中,大约有80%是由吸烟引起的。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每年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快,且已患慢阻肺的患者死亡率更高。不仅仅是吸烟的人,吸烟者的家人,长期吸二手烟和被动吸烟,慢阻肺的患病风险也大大增加。如何合理有效控烟将是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因素。听了应主任的宣讲后,在场的病友和家属纷纷表示要下定决心开始戒烟,同时也会尽自己所能,及时劝阻周围的吸烟行为。

紧接着,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浩主任,与到场病友及家属围绕慢阻肺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着重强调了慢阻肺治疗中较为重要的三点,即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正确吸入装置、坚持定期复查肺功能。现场病友及家属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详细做着笔记,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除了医生,护理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来自浙大二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的李婷婷护士针对慢阻肺的日常护理知识、吸入装置的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慢阻肺治疗药物绝大多数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患者“用力深吸气”的能力对于吸入装置选择至关重要。其中一段由护理团队自己拍摄的关于吸入制剂药物使用的视频以及一段用于改善肺功能的呼吸操的视频反响强烈,现场病友纷纷提出疑惑,李婷婷护士一一给予耐心解答。

活动的较后,浙大二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特别提供了15个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名额,同时带着问题到场的病友及家属也与专家们亲切互动,专家耐心解答。活动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热烈的气氛中来到尾声,现场患者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太有意义了,学到的知识非常实用。此次活动旨在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呼吁慢阻肺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学会监测病情,自我管理,坚持长期正规的预防和治疗。希望未来慢阻肺也能够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被大众所熟知,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年11月20日

分享

内容推荐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