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医院简介:北京协和医院建成于1921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1971年,医院曾改名为首都医院,1985年恢复北京协和医院名称。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这所医院的成长,多次接见医院的专家和领导,对医院的建设、知识分子工作都做过重要指示。由国务院批准,北京协和医院扩建工程于1995年投入使用,成为医院发展中的一个的里程碑。现在,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病症技术指导中心之一。1991年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1992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目前,医院住院床位近2000张,有正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达400余名,有两院院士3名(现在应为4名,原有中科院院士王士真,工程院院士史轶蘩、刘彤华,去年增加了邱贵兴),同时还承担着大量外宾和高干的医疗保健任务。医院承担八年制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任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11个,有博士生导师55名,硕士生导师104名。每年接收全国各地来院进修医师、护士和其它进修人才300余名,并接收部分外国留学生。医院设有自己的护士学校,目前在校生达280人。医院每年承担、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平均每年在和国外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十几年来获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二项,部级奖6项,医科院级奖77项。医院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频繁,已成立了七个中外合作中心,促进了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医教研工作的开展。北京协和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东院区(原协1814和医院)地处东单地区,西院区(原北京邮电总医院)地处西单地区。 感染科心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 -
北京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3号 医院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医院)于1957年由知名整形外科专家宋儒耀带领的团队所创建,是中国较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整形外科专科中心,是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摇篮。医院占地10万余平方米,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医师200余人。医院设置病床440张,年门急诊17万余人次,年完成各种整形、再造及美容手术近7万例。医院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的编辑出版单位,以及北京市医疗整形美容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挂靠单位,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市区开设医院东院区,同时还建立了平安门诊部、北京医科整形美容门诊部、北京医科医疗美容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西南中心。经过近60年的发展,以专病专治为特色,逐步建立整形与美容外科相关的唇腭裂、耳整形再造、颅颌面、瘢痕综合治疗、乳房整形、尿道下裂、鼻整形再造、毛发移植、激光美容、皮肤科等27个病种学科中心。整形外科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平均每年发表SCI文章80余篇。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也是外科学(整形外科)、麻醉学、皮肤性病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博士、硕士培养点,口腔医学硕士、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国家卫健委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及进修生培训基地,现有博士、硕士生导师54人。已培养博士、硕士生700余人,国内外进修生3000余名。2017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目前正为实现建设国家优等的整形外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疑难杂症诊治基地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唇腭裂中心耳整形再造中心颅颌面外科中心瘢痕综合治疗中心乳房整形中心尿道下裂治疗中心鼻整形再造中心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PET-CT中心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同位素室,现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室,工作内容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核素治疗及体外放射分析。现有医生、技术员和护士19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目前科室具有PET/CT1台、SPECT/CT2台、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1台。开展核素显像30余种,年检查例数上万人次。目前核医学科影像诊断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除将18F-FDGPET/CT用于肿瘤显像外,对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位于国内领跑地位。2017年及2018年核医学科连续举办了两期国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PET/CT用于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研讨会》,受到业界广泛好评。由我院核医学科牵头的PET/CT用于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文章发表于核医学国际很高等杂志EJNMMI。 SPECT显像PET/CT显像放射性核素治疗体外放射性分析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查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医院简介: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于1956年,是以骨科、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和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1959年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02年成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列名。2016年,获批骨科机器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前列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储备库,筹备各项建设工作。2022年12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基本情况:医院现有新街口、回龙观、新龙泽三个院区,正在建设回龙观二期工程并于2022年5月29日完成钢结构封顶,计划于2024年年初开业试运行。二期建成后,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将在回龙观院区挂牌运行。医院设有43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和24个行政职能处室。现有职工35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73人。拥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包括正高等职称专家152人,副高等职称专家33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机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内百千万人才1人、北京学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等。医疗工作:医院坚持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援疆、援藏、援非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成批伤救治、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做出重要贡献。医院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参与京津冀医疗合作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建设项目落地。医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十四五”期间,先后荣获援外医疗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1年门急诊量224.6万人次,手术量4.4万人次,出院患者5.6万人次。教育教学:目前医院共有北医博士研究生培养点3个,分别是: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整形)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北医硕士研究生培养点8个,分别是:内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和医学检验学。医院有北医在岗研究生导师共计3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3名。医院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各级任课教师200余名,其中在任北医教授23人,副教授73人,教师队伍中80%以上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2021年获批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质。医院拥有9个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中国大陆现有通过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和香港骨科学院联合认证的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具备开展骨科专科国际培训的资质,并已成功培养14名FRCS(FellowofRoyalCollegeofSurgeons)。医院自1956年开始承担全国骨科、烧伤、放射等专业的进修医师培养工作,为全国培养进修医师16000余人,学员覆盖所有省份、直辖市。科技创新:医院科研能力突出并具有显著特点,近5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国内课题12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牵头发布国际指南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0余项。医院在医工研发方面优势突出,联合高校和企业,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各项指标国际领跑。创新“5G+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国际率先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同步远程手术,对于提升我国骨科整体治疗水平,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建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体制机制,设有独立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和成果转化岗,推动院内一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2021年9月,获批北京市发改委设立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多家高校、研发企业及医院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逐步形成医疗需求、产品研发、临床验证和市场应用的创新转化闭环,加速高等医疗装备的研发与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额上亿元。医院成为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早批试点单位,作为现有的医疗机构,制定赋权改革方案并完成北京市首例赋权成功案例。医院于2021年11月获得北京市第二批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资助。迄今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32个、主要研究者53位。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已经开始运行,正在筹建同位素示踪物质平衡试验研究室。医院承接的临床试验项目有52%为全国多中心试验的牵头组长单位;牵头开展的预防骨科术后感染的金葡菌疫苗全国多中心III期关键注册试验是国际较早的一个金葡菌预防性疫苗。北京积水潭医院历经60余年发展,几代积医人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院训,不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院干部职工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练内功,精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知名、区域优势、重点学科突出的学院型综合医院而奋斗。 医院拥有骨科手外科烧伤科运动医学科四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连续13年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名。 -
北医三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建于195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与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目前,在岗职工5883人。2019年,医院平均开放床位数2024张,期末实有床位数2057张。医院设有3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有34个博士点、1个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在岗博士生导师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领军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科技部“973”知名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2人入选国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良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0人。北医三院脊柱外科是国内最强的学科,生殖医学中心的治疗方法最全面、规模是国际很大之一,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新中国较早成立、国内仅有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角膜移植、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方面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病人康复治疗、心血管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北医三院已跻身国内三甲医院第一方阵。医院拥有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妇科、产科、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妇产科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科、康复医学科为国家产科专业、国家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十多年来,北医三院门、急诊量始终居于北京市前列。2019年,服务门诊患者422万余人次,急诊患者3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近14万人次,完成手术7.6万例次。平均住院日为4.96天/人次。在北京市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综合评价中,北医三院各项主要管理指标达先进水平。在北医三院出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全国各地。北医三院有20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心。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每年有近800名医学生、5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同时,承担着1500余名进修医生和近400名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有100个国内和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北医三院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1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妇产疾病;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辅助生殖;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脊柱疾病研究、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心血管受体研究、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疾病、眼部神经损伤重建保护与康复、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转化;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防控、冠心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仿生钛骨科内植入物。截至2019年底,北医三院34个学科146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等主系列学术团体二级分会副主委以上任职;17个学科44人次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杂志副主编以上任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团队获颁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北医三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李蓉教授牵头的“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良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樊东升教授牵头的“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敖英芳教授牵头的“解析与重塑软骨组织修复再生微环境的基础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良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敖英芳教授牵头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姜辉教授牵头的“无精子症诊治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及示范推广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闫丽盈研究员获得第二十二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核心单位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近年来,医院集团化工作稳步推进。机场院区作为医院近年来较早的一个专业设置较齐全的直属分院区, 探索实行垂直管理模式。不仅实现平稳过渡,一年来发展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9 年 5 月,医院与兵器工业北方置业集团签订协议,将整体移交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医院将充分借鉴接管和运营机场院区的有益经验,确保北方院区顺利移交,为下一步学科规划和资源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北医三院托管的海淀医院、延庆医院把握机遇,稳步发展。2019年12月,崇礼医院揭牌运营一周年,崇礼院区成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之一, 拥有巨大发展潜力。2019 年 10 月,延安分院迎来迁址一周年,特色鲜明、面貌一新。医院秉承大健康理念,拓展医联体建设,与海淀区卫生健康委达成合作意向,共建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都机场街道东平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集团化发展战略为学科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空间,也为医院未来合理布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医三院以患者为中心创新举措,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医院。重视人文关怀,关爱老年群体健康。2019年全面推行应用电子就医卡和门诊全预约就医。积极落实医改要求, 各项任务稳中求进。近年来医院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参与多个国内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取得成果被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所采纳。在临床路径、优质服务护理工程、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援藏援疆支边等方面发挥了国内医院的作用。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坚持精细准确帮扶策略,体现社会责任担当。2019年,出色完成了 70 生日庆祝祝活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先后派出专家团队为山西临汾山体滑坡、四川宜宾地震以及安徽蚌埠重大车祸提供医疗援助,获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我们将继续以“建设世界优等大学附属医院”战略目标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基础上, 落实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有效推动复工复产。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抓手,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集团化管理新模式、新方法,确保医院持续稳定发展,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贡献力量。 脊柱外科生殖医学科产科眼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成形科职业病科 -
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院路10号 医院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毗邻北京中华世纪坛,原为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创建于1915年,1989年通过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北京市属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及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理事单位。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设有4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DRG评价学科齐全。编制床位1100张,在职职工约2500人,高级职称专家300余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员700余人,国内经验丰富知名专家近百名。拥有精细准确定量高等PET-CT、256排512层高等能谱CT,256层高等iCT、3.0T及1.5T磁共振成像仪、精细准确定位医用直线加速器、智能移动机器人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多次承担国际医疗援助、精细准确扶贫与国内对口援助、大型医疗保障任务,先后荣获“北京市高危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北京市全项目美容整形主诊医师培训(进修)基地、”“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健促会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荣誉。医院重点学科为肿瘤内科、中医内科、变态反应科、胃肠肿瘤及肝胆肿瘤外科、腹膜肿瘤外科、消化内科、医学检验科。重点发展学科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妇产科、血管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神经与精神科、脊柱外科、呼吸内科、药剂科。淋巴外科、干部医疗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科为医院特色学科。医院“十三五”战略规划定位为全面建设“强专科,大综合”,以“肿瘤”为特色,以急诊急救为支撑,各学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学院型品牌医院。近年来医院飞速发展,在夯实基础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完善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管理体系、推动文化建设,树立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形成“肿瘤”特色品牌效应,凸显“强专科、大综合”的突出优势。医院肿瘤科为北京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立了涵盖“肿瘤外科治疗(微创治疗)、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肿瘤营养治疗与支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转化研究、肿瘤病理”的多方位肿瘤综合诊疗体系。在“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下,全面提升肿瘤诊治内涵质量。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国际领跑,腹膜肿瘤外科为北京市仅有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培训基地,为经腹膜癌国际联盟(PSOGI)认证的“腹膜癌国际联盟中国中心”以及“欧洲外科肿瘤学会、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肿瘤营养代谢调节治疗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支持,相关成果获得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头颈肿瘤、骨肿瘤、超低位直肠癌、乳腺肿瘤、脑胶质瘤、儿童实体瘤及淋巴瘤”等肿瘤诊治在国内亦形成特色。医院在以“肿瘤”为核心发展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迅速发展,成绩斐然。变态反应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花粉过敏症、食物过敏及过敏疑难症等方面的临床、科研与国际接轨,形成知名品牌。医学检验科通过CAP认可、校准实验室的国家ISO175025认可及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淋巴外科是国内较早的一个专业化从事淋巴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学科,淋巴水肿和乳糜病诊治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医院中医科依托“大中医”管理机制快速发展,“中医内分泌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重点学科”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中医糖尿病”列入北京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中医骨伤科“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处于国内领跑水平,主持承担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及血管内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及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治疗、老年病综合评估及高龄病人的麻醉手术治疗、脑积水的微创治疗、矫形骨科、中医肛肠”等形成国内知名特色治疗。医院科研教学齐头并进。近3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年均获得科研经费1000余万。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百篇。围绕“肿瘤”诊疗特色,致力于构建肿瘤学科发展支撑平台。在“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肿瘤治疗性疫苗、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创新药研究、基因诊断”等方面深入肿瘤治疗前沿。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性疫苗实验室、尿液细胞分子诊断实验室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基地(肿瘤免疫治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腹膜癌综合诊治新技术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不断追求医学创新,以“肿瘤临床诊疗体系建立”为基础,初步建立“肿瘤创新诊疗转化研究、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精细准确诊疗、组织/细胞工程研究”三大特色创新体系。药物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为市属医院很大的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拥有国际标准化FDA联网合作实验室,重大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药物零期临床试验,加速了新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为国家原研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临床基因与细胞工程中心完成多种多靶点CAR-T细胞的设计、合成,进行大量CAR-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肠癌、肺癌、胰腺癌的临床前研究,已启动相关临床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肿瘤精细准确化特异性疫苗研究。2019年,医院将建设研究型病房,发挥肿瘤特色优势,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条件优良、管理先进、示范新型的现代临床研究体系。医院目前拥有博士培养点18个,硕士培养点3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13个。为北京市“十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国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实习基地以及北京市内、外科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点。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任务并重”。医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敬业乐群,慈爱济人”的院训精神,始终保持“诚信、和谐、奉献、创新”精神,坚持“始于患者需求,追求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以“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为服务宗旨,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新要求,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效果很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骨科 -
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位于朝阳区北皋地区,在首都机场高速路、国道京顺路交汇处(国门路大酒店北)。 医院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原名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 )始建于 1946年,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研究所、国家肝病、艾滋病临床药物验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医院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的 38种法定传染病的诊治、研究和培训任务。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医疗机构。建设“世界知名的传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优等的三甲综合医院”是医院新的追求目标。医院一院两区。本部院区位于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其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开放758张床位。顺义院区位于顺义区李遂镇,占地11.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400张。医院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占95%。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技术人才、北京市优良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0余人。医院坚持“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办院理念,形成肝病、感染性疾病诊疗、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学科,其中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国家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感染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近年来,医院加强非传染病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收治的患者有60%是非传染病患者,医院综合学科的发展不但让传染病患者得到综合救治,而且也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就诊需求。 地坛医院在传染病诊治方面处领跑地位,2009年以来先后诊断救治北京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2016年临床诊断首例洲际黄热病患者、北京首例寨卡病毒患者、全国首例裂谷热患者。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传染病学科排名调查显示,地坛医院7次位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名,始终位列华北地区第1名。肝病内科治疗中,在临床经验积累基础上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及相关诊治共识引领乙型肝炎治疗方向,率先提出干扰素联合核苷(酸)抗病毒治疗的理念;慢性丙型肝炎的DAA临床研究,小分子化合物的多靶位联合治疗,缩短疗程至12-24周,将彻底治愈丙型肝炎,取得革命性的成就;脂肪性肝病的多学科专家门诊,从肝病、内分泌、心血管病医生的不同视角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使患者获益终身。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和探索,在中医药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和学术特色。凝练总结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三焦”治疗肝衰竭的学术观点,形成了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有效地降低肝衰竭病死率;研究制定的基于“扶正解毒消积法”辨治方案,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肝病治疗中针对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提供微创和手术相关治疗。顺义院区是原来的潮白河骨伤科医院,在中医药治疗、手法治疗骨伤科方面特色突出。院区发展定位为:平战结合,康复特色,全面综合发展。目前顺义院区门诊开诊科室:综合内科、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及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科、五官科等。并设有综合内科病房和骨科、骨伤科病房。医院科研工作中承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在研项目270余项,在研经费7000余万元。医院获批传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样本库及重点学科的建设;主持及参与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15个奖项,获批专利近20项。医院设有首医、北医、北中医博士研究生培养点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9个。医院主办的《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和《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举办了七届地坛国际感染病学术会议,达到了较高的学术交流水平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北京红丝带之家是民政部门注册的服务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5A级社会团体组织。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提供关怀、医疗、护理、心理、法律支持等多元化服务,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支持,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艾滋病防治的窗口。医院获得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 中西医结合学科感染病科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PET-CT中心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 医院简介:(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与研究为重点,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为特色,承担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该院是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初创基地和培育神经科学人才的摇篮之一,在国内有着重要学术地位。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医院承办全国神经内科医师进修班、神经外科医师进修班、神经放射医师进修班,是国内高等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 1985年以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陆续在该院成立了我国所老年医学研究机构——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担负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龙头和执行管理职能的任务。目前,老年病中心已成为集管理、服务、医疗、科研、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在国内独具特色的老年医学体系,成为对内起示范作用、对外是交流窗口的老年医学重要基地和特色品牌。 -
北京医院PET-CT中心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医院简介:北京医院PET中心成立于2004年7月,是核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装配的Siemens公司先进的PET/CT biograph16HR,为亚太地区首台全球速、分辨率的PET/CT,具有扫描时间短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全身检查仅需15分钟,分辨率高达4.6mm,春性能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北京医院PET中心拥有一支医术精湛、素质过硬的技术队伍,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多人多次赴国外学习和交流。目前已开展肿瘤、心脏、脑等疾病的PET/CT检查和健康体检工作。该中心全体医务人员牢记“忠诚保健事业,心系人民健康”的院训,坚持以病人为本,给受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决心为提高北京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专家:姚稚明刘甫庚屈婉莹于治国李伟朱明 -
北京潞河医院
三甲 医院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82号 医院简介:眼科现有在职医护人员20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现分为眼底病组、白内障组、青光眼组、斜视弱视组、整形组及综合眼科组,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目前眼科可行眼科电生理、动态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科A/B超声等专项检查,可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眼科病房现有固定床位15张。病房手术室拥有先进的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可行白内障、青光眼、胬肉干细胞(呆狐网提醒:尚未成熟技术)移植、斜视、整形等各类手术治疗。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断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我科建立了“疑难病例多科会诊制度”,邀请不同科室及院内外的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诊疗。我科施行白内障手术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从传统的囊内冷冻摘除术,到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使大量患者提高了视力,改善了生活质量。如今白内障超声乳化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更小,术后反应更轻,伤口愈合更快,早期视力恢复更好,病人住院时间更短,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眼底病组、青光眼组、斜视弱视组、眼科整形组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强学术交流,使业务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上。眼科还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大专班的临床教学任务和全科医师教学任务,每年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眼科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注意素质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狠抓内训,从优化管理、提效果很好率入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热门文章 更多
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 在伽马刀治疗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023-06-02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就诊小贴士 2023-06-01 自然之美.Super宠粉节——JIAHE生日庆祝嗨购盛典 2023-05-26 重磅!一洲肿瘤医院盆腔肿瘤放疗科(放疗五科)成功开诊两个月 2023-05-10 质子重离子治疗有什么优势? 2023-05-06 鼻咽癌复发了怎么办? 2023-05-06 质子重离子可以治疗肝癌吗? 2023-05-06 质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好吗? 2023-05-05 什么是质子治疗? 2023-05-05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质子治疗要多少钱? 2023-05-05 JIAHE宠粉盛典,春日塑美季 2023-05-01 上海愉悦薇莱面部提升都有什么项目? 2023-04-27 上海愉悦薇莱隆胸手术后多久可以上班? 2023-04-26 上海愉悦薇莱假体隆胸会导致乳腺疾病吗? 2023-04-25 petct适合哪类人群筛查 2023-04-25 petct可以检查恶性肿瘤吗? 2023-04-25 前列腺癌放疗效果好吗? 2023-04-25 什么是质子重离子治疗?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