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用外治,宫寒快走开!
时间:2024-08-22
三伏用外治,宫寒快走开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的特色疗法之一,《素问·四气调神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六节脏象论》云“长夏胜冬”。夏天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利用这段时机治疗某些疾病,能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女性“体寒”是怎么回事儿
一到冬天,不少女性就会“瑟瑟发抖”,感觉全身都发冷,这是体寒的表现。《内经》对中医的致疾因素“六淫邪气”中的寒邪这么叙述:“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收引、凝滞。”就像寒冷可以把水变成冰,身体内的寒邪可以让气血“冻住”,出现气血运行不畅,而且损伤阳气,不能温煦机体,出现“寒冷”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体寒”。可见,女性感到体寒,是一种病理性的变化,而非生理现象。
造成“体寒”的原因有虚实之分。实症为感受外寒,寒邪由外及里,伤于肌表、经络、血脉;或经期涉水或当风受凉等,直中胞宫,损伤冲任。虚症由于脏腑阳气虚衰,寒从内生,或过度服用寒凉泻火之品,损伤脾肾之阳,阴寒內生,就是所谓的“阳虚内寒”。
实寒症 除了身体寒冷感外,如果侵犯上焦则多表现为上呼吸道的症状,比如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痰色清而稀等;侵犯中焦,则表现为胃脘冷痛、食欲减退等;侵犯下焦,则有小腹冷痛拒按、热敷后好转白带增多清稀,大便溏薄等。
虚寒症 除了肢体寒冷外,如果病在上焦,心阳不足,则有胸闷胸痛、咳嗽气短、精神不足、反应迟钝、面色晄白或青紫等;病在中焦,脾胃虚寒,就会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加重,进食好转,痰涎多而清等;病在下焦,会小腹冷痛,喜揉喜按,带下清长,小便清长,五更泄泻等。
“体寒”可以出现在女性经、带、胎、产、杂病各类疾病中,比如月经失调、痛经、产后身痛、宫寒不孕等等。
妇科疾病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尤其是对于虚性、寒性的疾病,可以很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妇科疾病虽不像冻疮、哮喘等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皆好发于冬季,但据其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特性,也可属“冬病”范畴,适宜“夏治”。
龙华医院妇科作为陈氏妇科的继承科室,擅长运用外治法防治各种女性妇科疾病,尤其擅长根据气候变化,通过内外同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防治。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0
1
痛经
指月经期前后出现的下腹痛,常伴腰骶部疼痛。月经期是女性阴阳转换的时候,气血变化明显,容易经络运行不通畅,出现疼痛,如果寒气侵袭或素体虚寒,则在经期腹痛更甚。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有记载:“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0
2
慢性盆腔炎
此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辨证多属于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外治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温阳补肾的效果,达到治疗及预防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0
3
各种月经不调及卵巢功能低下
寒凝血瘀阻于脉络,会影响每月胞宫的满溢,导致各类月经疾病的发生,比如月经后期、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少、经期延长等。冬病夏治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直达病所,很大限度地以阳克寒,驱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以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对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的患者,通过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延缓卵巢衰退的时间。
04
不孕及习惯性流产
阳气亏虚,命门火衰,冲任虚寒,胞宫失煦则易不孕,寒凝血瘀,阻碍气机运行,气机损伤,胎元不固则易流产。冬病夏治可通过外治,达到补虚温阳的效果,以恢复生殖能力,稳固胎元。
05
产后病
妇女在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腰、足跟酸 楚、麻木、甚至疼痛,或者产后盆底肌恢复不良、盆底肌松弛等病症也可以通过三伏贴进行调理,以温阳通脉的药物物,在三伏期间敷在患者疼痛的不同部位,进行调理。
06
带下病及宫颈类疾病
阴道炎常反复发作,外治法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来减少阴道炎的发作次数,中药阴道涂擦,还可以加快阴道炎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对于HPV感染的患者,也可以加快HPV转阴的时间。
07
妇科术后及各类瘤病
该病虽不属于“冬病”范畴,但是外治法有益气、温阳、活血、消癥的效果,对于各类妇科疾病术后的恢复、帮助肿瘤患者提高免疫力、控制瘤体的长大等方面,都可有一定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0
1
穴位贴敷
我们根据不同的妇科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运用海派陈氏妇科从医经验,拟定了寒湿方、温补方、血瘀方、健脾止带方、健脾和胃方、肿瘤升白方等10个方剂,将其制成药丸,贴敷于神阙与双侧子宫穴上,通过穴位的刺激以及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0
2
离子导入与红外线
将拟定的药丸贴于相应穴位上之后,将定向透药仪外敷于药丸之上,通过电刺激及透皮剂的作用,加快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红外线可以促进经络的温通作用,在加快药物吸收的同时,还有温经通络、活血祛瘀的效果。
0
3
揿针
揿针,又称为揿针型皮内针,属于皮内针法的一种,也称为埋针,是由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浮刺”针法演变而来。“善治者,治于皮”,将针具固定于妇科常用腧穴,通过作用于皮部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祛除病邪、防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04
耳穴埋豆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通过刺激耳部妇科常用穴,同样可以防止各种妇科疾病。
门诊信息
妇科冬病夏治特色门诊
门诊时间:
2024年7月1日-年8月31日,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地点:
龙华医院徐汇院区5号楼6楼妇科诊区
(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