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医三院 > 医院资讯 > 正文

北医三院精细化麻醉管理助力微创“搭桥手术”

来源: 医生在线 时间:2021-12-03

       11月19日下午2时,北医三院心脏外科监护的医护人员正按照常规等待插着气管导管、在转运呼吸机机械通气辅助下的患者从手术室归来,但是他们却惊喜地发现归来的患者已经拔除了气管导管。刚刚接受小切口三支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张爷爷不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顺畅,面罩吸氧脉搏氧饱和度维持接近满分,而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需要任何强心药或升压药的支持。

老人吃饭开心老年生活养老

       这位78岁的老人五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乏力、喘憋的症状,较近两个月每日步行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不运动偶尔也会出现心悸。在北医三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已经狭窄到了90%,左旋支接近满分闭塞,而右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也到了80%。老人的冠心病已经发展到随时都有发生严重心肌缺血,甚至心梗的危险地步。

       为了以较小的创伤帮助改善老人冠状动脉血供,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专家制定了先行微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搭桥手术”),改善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血供,再放置右冠状动脉支架改善右冠状动脉血供的心脏内外科共治方案。

手术虽然是微创,但术中单肺通气对呼吸的影响、跳动下搭桥搬动心脏对循环的影响,侧开胸对肋骨和胸膜的疼痛刺激,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比常规搭桥手术更高的挑战。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8年前在外院放置腹主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留下部分躯体慢性疼痛的问题。这些无疑给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主麻医师,麻醉科副主任李民要考虑的不仅是保证老人术中循环稳定、手术顺利进行,还希望老人在无痛的基础上更快苏醒,避免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对呼吸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减少开胸术后可能引起的长期慢性疼痛。

       术前评估后,李民认为老人虽然冠脉病变严重,但心肺储备功能良好,可以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实施快通道麻醉计划。心脏手术的快通道麻醉是指在心脏手术后6小时内拔除气管导管,在手术间内拔除气管导管则被称为超快通道麻醉。

     11月19日上午8时,手术间内,超声引导下,准确的椎旁阻滞,留置神经阻导管……麻醉医生有条不紊乱进行着麻醉。这些,不仅可以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用量,还能产生持久而有效的术后镇痛作用。随后,为患者实施动脉穿刺置管,这是为了在实时监测动脉血压的基础上保证麻醉诱导平顺;置入双腔气管导管,纤支镜定位确保导管位置准确,术中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超声引导下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放置经食道超声探头,术中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心脏的充盈和室壁运动情况。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确保适当麻醉深度……术中,麻醉医师团队根据外科操作及患者生命体征,精细准确调整麻醉药及血管活性药的剂量。

       手术非常顺利!手术接近结束时在仅使用一种血管扩张药的情况下患者循环稳定,体温、凝血、血气、电解质等均处于理想状态。经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讨论,一致认为可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

       术毕,患者意识恢复。5分钟后,自主呼吸下潮气量及频率都达到了可以拔除气管导管的标准。顺利除气管导管,患者状态稳定,被平安送回心脏外科ICU。当天晚上7点左右,术后5小时,在护士的协助下,患者已开始进食、饮水。第二天,患者返回普通病房,第三天,患者胸腔引流管被拔除。看到术后回访的麻醉医师,老人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既是对北医三院心脏外科的感谢,也表达了对麻醉科团队的深深谢意。他说,期待着能出院后再次在清华园中大步行走。

     这是超快通道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首先成功应用。精细化麻醉管理,有力支持外科手术的同时,更有益于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 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分享

内容推荐

疾病: 就诊医院:北医三院 外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怎么走?北医三院地址 看病过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本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交通方式:1.地铁乘坐10号线,在西土城站B口或牡丹园站A口下1)在西土城站B口出站,向正北方向出发,沿西土城路辅路直行200米,再沿学院路辅路直行330米,进入花园北路,向东直行380米,过马路,向东步行5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步行约14分钟,900米)2)在牡丹园站A口出站,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北土城西路走490米,右转进入塔院东街,沿塔院东街向北步行700米左右至花园北路,过马路向西行走100米,即可达到医院南门。(步行约21分钟,1.4公里)2.公交:北医三院站:如果您乘坐331路、94路、606路、484路公交,在北医三院站下车即到,医院位于花园北路北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站(学院路东侧站):如果您乘坐331路,375路,386路,438路,478路,484路,603路,606路,632路,686路,693路,夜14路路公交,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站(马路东侧站)下车,向南步行100米,到达花园北路口后,向东50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站(学院路西侧站):乘坐331路,375路,386路,438路,478路,603路,606路,632路,686路,693路,高校春运专线1线,高校春运专线2线,快速直达专线106路,夜14路到达站点,下车后向南步行约150米,到达花园北路十字路口后,过马路,向东步行38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塔院小区南门站(北土城西路北侧):乘坐21路、94路、579路、601路、653路、658路、夜9路公交在塔院小区南门站下车,沿北土城西路辅路向西行走80米,右转进入塔院西街,行走540米,到达花园北路,过马路向东行走10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塔院小区南门站(北土城西路南侧):乘坐21路,579路,601路,653路,658路,夜9路公交在塔院小区南门下车,沿北土城西路辅路向东直行60米,上天桥过马路,再沿北土城西路辅路向东走120米,左转进入塔院东街,步行700米左右到达花园北路,过马路,向西行走6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3.自驾:三院有地面车位200个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车位281个(停车尺寸限制:长≤5.1m、宽≤1.85m、高≤1.55m),车辆由南二门社会车辆专用入口依次有序进入,此外三院对面路侧设有公共停车位约200个。【详情】 #外科

医院新闻 更多

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北医三院综合排名第七 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零造影剂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北医三院急诊科联合多学科采用CHEER集束化治疗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北医三院神经外科应用智能机器人微创球囊压迫术为复杂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疼痛 北医三院骨科应用合作研发的国产导航系统完成首例手术 北医三院普通外科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94岁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 为患者争取放支架的机会----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等多科联动在ECMO支持下成功介入治疗一位心肌梗死患者 北医三院儿科联合多学科诊疗一例白血病化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儿童 北医三院精细化麻醉管理助力微创“搭桥手术” 急诊科联合介入血管外科成功救治高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心脏外科成功治好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心脏中心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胸外科联合神经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和脊髓显微镜同期完成上纵隔肿瘤切除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一位骨肿瘤患者手术“零输血”的背后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完成院内首例同期全脑血管及冠脉造影术 九旬老人突发胸痛后......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意识丧失4天患者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血管内科:给心脏拍个高清电影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骨科:让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治疗创伤更小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巨大脊柱恶性肿瘤完整切除 | 18个小时,四位不同科室医师接连上台主刀,只为一名29岁患者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距骨骨囊肿患者重返运动场的希望:自体骨—骨膜移植 [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神经外科:多项智能神经外科技术融合、微创单切口切除累及双侧的巨大颅底脑膜瘤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2019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超声诊断科:精细准确诊断前列腺癌的 “狙击枪”—超声与核磁检查融合成像导航下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技术 [2019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 肿瘤放疗科:复发难治性肿瘤怎么办? 放射性粒子植入带来了新希望![2019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 北医三院首例食管巨大憩室POEM手术在北方院区完成 心脏外科成功治愈一例重症复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2020医疗技术创新二等奖】 提升冬奥医疗保障能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成功开展首例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 产科与心脏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同期行剖宫产与心脏瓣膜修补术 泌尿外科:小切口切除肿瘤——肾癌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